新疆富蕴县: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党的声音响在基层

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党的声音响在基层

——富蕴县奏响文明实践美妙乐章

党的声音有宣讲、群众困难有帮扶、文化活动有依托、志愿服务有队伍……近年来,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发芽、开花、结果,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文明新风画卷。

突出“平台融合”探索新方法新路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归根结底就是培根夯基强阵地,搭建好百姓的“大舞台”。富蕴县围绕“谁来做”,突出“平台”融合,统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乡(镇)文明实践所、66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内容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

“社区举办‘凡人善举’宣讲活动,传播了社会的正能量,弘扬了人性的真善美。今后,我们要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把榜样精神融入一言一行之中。”近日,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文化东路社区居民孙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活动时说。

文化东路社区阵地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经过资源融合,文化东路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对辖区群众的服务面,“平台融合”极大惠及了各族群众。

“经过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效把场馆各类文化资源和社区资源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服务辖区百姓,把场馆变成有温度的‘百姓大舞台’。”富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王慧说,打通平台之间的界限,进行有效的资源融合,才能更好地用活用好阵地,把党的关怀、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传递到老百姓心中。

整合资源,让现有阵地活动实现盘活共享,富蕴县组织力量对全县范围内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传播中心、博物馆、村史馆等资源进行认真系统梳理和盘点,优化运行机制,广泛吸纳爱心企业、公益团队,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益,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田的实施路径。

用好“群众语言”传递新思想新政策

传思想、学理论、育新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任务。富蕴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不断创新形式,将“理论语言”转换为“群众语言”,第一时间把党的新思想、新政策传达到基层,激励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塔拉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实践”内容融入到冬不拉弹唱,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努力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就延伸到哪里。阿肯们用草根化、通俗化、接地气的语言向农牧民宣讲党的政策和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表达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富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加孜拉·木拉提说:“阿肯弹唱就是将‘理论政策’转化为‘群众语言’,让新思想、新政策直抵老百姓心中。”

开展“志愿服务”引领新风气新风尚

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文明实践为志愿者服务群众提供了广阔舞台。近年来,富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现场作画写书法、文艺节目显温情、义诊活动到身边……近日,在富蕴县喀拉通克镇塔斯巴斯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润额河”特色志愿服务队联合“义诊暖心”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村距离县城不远,大家都能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共同开展活动,非常有意义。志愿者是一支充满温情的力量。”富蕴县喀拉通克镇塔斯巴斯陶村村民纷纷表示。

据了解,富蕴县立足把中心、所、站建成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全县共组建以各级党组织书记任队长的志愿服务队264支,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通过“串串门”“拉家常”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设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0个,采取“点单、备单、汇单”,推行“一月一主题”机制,发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菜单,引导人人争当文明实践主角,让文明实践成为“引领新风气新风尚”的重要载体。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富蕴县处处奏响文明实践的美妙乐章。

通讯员 胡金良/文 富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