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建阵地 打亮点 强服务 文明新风吹遍秦州大地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8月10日讯 (记者 刘武锋 )秦州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文化主阵地和精神阵地来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吹遍秦州大地,成为汇聚秦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杨家寺镇石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建的主题公园,党史长廊、篮球场让人眼前一亮,这些设施的建成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篮球场、健身器材、凉亭都有了,我们感觉环境特别好。”杨家寺镇石马村村民马景龙说。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石马村还打造出了“五彩石马”志愿服务品牌,着力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进入汛期,每当有极端天气出现时,“五彩石马”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都会及时对村上房屋有安全隐患的家庭提前进行转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每年我们村上发暴雨或者雨季来临的时间,村上有些老人小孩不安全的,我们就接到这里来,等到雨季过了,就又送回去。”杨家寺镇石马村蓝色便民志愿服务队队员马国栋说。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首先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政策。第二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更加宜居。第三是厚植乡村文化沃土,推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杨家寺镇石马村村党支部书记马景刚说。

为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落地生根,玉泉镇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银行金融存储模式和文明实践相结合,围绕和谐友爱、公益服务、文明新风等七个方面,对村民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评比并积分。年底对累计积分高或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实行“红榜”公示,并予以奖励。今年51岁的玉泉镇七里墩天河新村村民赵慧芳,悉心照顾老人,毫无怨言,尽职尽责,被村里评为孝顺儿媳。

“现在家里有两个老人,一个是我自己的父亲,一个是老公公,老公公和我已经生活了30年,作为儿媳来说,这些都是应尽的责任。”七里墩天河新村村民赵慧芳说。

“自推行这项制度以来,我们感到群众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明显提升,比学赶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浓厚氛围逐渐形成,达到预期的效果。”玉泉镇党委副书记蒲长虹说。

今年以来,秦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在打造理论传播平台、基层思想阵地、志愿服务舞台、群众精神家园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24个实践所、537个实践站,各级各层面注册志愿者80651名,打造出理论宣讲、科普教育、体育健身、爱国主义教育等11个文明实践基地。(编辑 陈每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