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可依靠的新生力量,警民携手筑起社区安全屏障

平安志愿者、热心居民、暑期学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宝山警方通过不断凝聚新生社区可依靠力量,打造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的“连心网”,积极推动社区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小区事民警管”向携手共治的“小区事人人管”模式转变,在炎炎夏日中为社区安全筑起了一道清凉屏障。

让我成为你的“眼”:
小志愿者发挥大作用

“电瓶车是一种常见又便捷的交通工具,但如果违规充电就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火情。”日前,在荻泾花园小区活动室里,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顾村派出所责任警务队长在社区“小小先生”课堂里通过鲜活的视频和案例给社区中的孩子们进行暑期安全讲座。生动的讲座很快就起了效果,一位小朋友现场就“举报”邻居家有电瓶车“飞线充电”的情况,随即民警就陪着她一同上门进行检查劝阻,“小志愿者”的建议让邻居自觉收起了电线,并表示以后一定去集中充电点充电,这让小志愿者们充满了自豪感。

通过“小朋友带动大朋友”的社区工作方法,一方面能够为孩子们建立防火患、防诈骗、防溺水等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小小先生”成为社区民警的“眼睛”,从而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社区民警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隐患清理和违规劝阻的难度。

“夏季安全先锋队”
不畏烈日演练忙

除了培养“小小先生”成为社区共治的“新军”,发挥好社区志愿者、小区“团长”和热心群众的“余热”也尤为重要。近日,通河新村派出所组建了由社区民警、居委干部、物业公司、平安志愿者和热心居民组成的“夏季安全先锋队”,提高应对社区突发警情的协作处置能力。

“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俯身行走,停用电梯改走消防疏散楼梯!”近日,通河新村派出所民警组织“夏季安全先锋队”在通河三村进行了一次早期火灾应急处置演练。演练中,社区民警根据火情进行现场调度指挥,居委干部及各楼组长第一时间向居民发布模拟火情通知,物业安全员和平安志愿者根据预案迅速关闭电梯运行开关并启用消防栓系统,居民们按照社区民警指引有序进行安全转移。演练后,民警针对楼道堆物阻碍消防通道、个别消防栓水压不足等问题指导物业立整立改,最大限度提高了社区防火安全系数。

要堵更要疏
迅速消除居民“头顶上的隐患”

在炎炎夏日中,社区民警不仅要依靠新生社区可依靠力量加强安全防范,更要整合多方资源化解社区矛盾隐患。7月初,庙行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华勇在警民微信群中了解到,有个别居民利用楼顶空间私建“楼顶菜园”,遇到下雨天就容易导致泥水外溢堵塞下水管,若不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楼顶排水功能。李华勇根据群众反映情况第一时间冒着酷暑到事发小区各楼顶核实情况,但在指导物业发布整改通知后仍有个别居民没有清理“楼顶菜园”,这成了居民们“头顶上的隐患”。

为此,社区民警一方面上门向不愿配合自行整改的居民进行劝导,并提供了利用可移动泡沫箱在自家阳台或院子继续种菜的优化方案;另一方面会同由城管、环卫、居委和物业等组成的“平安联盟”,按照整改通知书的时间节点对搭建“楼顶菜园”产生的砖块和泥土进行集中清理,楼顶空间得以恢复原状。疏堵结合、处置高效,“平安联盟”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纷纷点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