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生物多样性咋维护,这里一站式学会......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8月8日,记者获悉,为深入打造“鸢飞鱼跃·法润自然”法治文化品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国家级湿地公园禹王湿地附近区域,创新打造了全市首个以保护湿地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集“公园”“教室”“基地”“大院”“专区”五位一体的自然资源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目前已向公众开放。

自然资源主题日法治文化公园。

自然资源保护

有了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

禹王湿地自然资源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由禹王湿地“自然资源主题日法治文化公园”“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宣教室”、邵吕店村“法治文化大院”、肖家营小学“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高里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法治宣传专区”五个部分组成。

自然资源主题日法治文化公园。

记者现场看到,这里展示了“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森林日”“全国土地日”等9个自然资源领域重要的主题日相关内容,以及《土地管理法》《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20部法律法规。主题日“大板块”和法律法规“小地标”相呼应,每个主题日大板块对应的位置设置2-3个小地标。为便于公众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每个小地标上还设置了二维码,市民通过手机“扫一扫”,即可了解详细内容。

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宣教室。

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宣教室,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主题,共设置了三个板块:主题板块、生物多样性板块和湿地保护板块。这里以课堂的形式进行设置,一次能容纳36人,是集法治文化宣传、志愿服务、科普宣教为一体的多功能宣教实践基地。

邵吕店村“法治文化大院”。

在禹王湿地所处的中心村邵吕店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村委成功打造了“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大院”。记者看到,这里分为标识区、主题墙和普法专区三部分,通过通俗易懂的解读、图文并茂的释义、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法治浸润,进一步强化村民保护湿地、爱护自然的意识,共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

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肖家营村西侧的肖家营小学,还设有专门的“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实践基地”。这里设置了“节约粮食保护耕地板块”“国家版图知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5个板块和“守护蓝天精灵”1个专区,倡导学生们争当呵护自然资源的小卫士。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南孙社区的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寒亭分局高里所内,这里打造了基层所普法宣传专区,以贴近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耕地红线、非法乱占耕地等内容,向群众进行宣法。

潍坊道合公益中心、潍坊野鸟会组织学生们在自然资源主题日法治文化公园里学习。(潍坊野鸟会志愿者供图)

一站式了解法治知识

市民都说好

在禹王湿地,经常有很多市民前来观鸟、游玩。暑假期间,更有很多市民特意带孩子前来参加实践活动,游玩增长见识。来自潍坊道合公益中心、潍坊野鸟会的志愿者王娟娟表示,以往他们的活动以观鸟为主,但自从这里打造了法治文化公园、宣教室等场所后,他们的活动内容变得更丰富。既可以“实践”,又能够进行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普及,潜移默化中让市民增长了自然资源保护知识,效果非常好。

家住奎文区虞河生活城小区的市民刘女士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连连称赞这里打造得好。刘女士说,这里有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鸟类标本和鸟类图片,还有专门的法治宣传栏,孩子们在无形当中,就能够了解一些保护湿地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常识。

记者从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为更好普及自然资源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开展了“鸢飞鱼跃·法润自然”法治文化品牌系列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精准普法,依托现有法治文化阵地,创新设立新的阵地,通过阵地建设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更好为广大市民进行普法宣法。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文图
通讯员:唐守信 仇刚
责任编辑: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