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运夜读 | 朋友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颇有感触。挥金如土的盖茨比死后,那些曾经受他盛情款待的所谓“朋友”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对他们来说,盖茨比只是他们纵情享乐的埋单者,并不比一个路人重要多少。

人类社会,大至国家小到个体,都要有伙伴与你相互扶持取长补短。人也只有在与他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论语·季氏》中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生活中,我们会认识很多人,见面可打个招呼,也能闲谈一番,但这并不是朋友,充其量只能算是熟人。有的人看上去认识很多人,走到哪儿都能呼朋引类,风光无限,实则是别人对他或有所求,或有所图,或有所畏,不得已做出的姿态。有些人对谁都“自来熟”,初次见面就奉上名片留下电话,没事还“互粉”一下;有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见面就嘘寒问暖,旁人见了还以为是多年故交;有的刻意巴结,图的是能捞点好处,捞到了称兄道弟,捞不到就立马掉转身子,奔向下一个目标,绝不做片刻停留。

真正的朋友远非认识那么简单。要成为真正的朋友,离不开两大要素:一是彼此尊重。尊重别人和获得尊重同样重要。真正的朋友不会计较身份地位、收入财富的差别,看重的是人格的平等。二是彼此交心。交心的朋友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支持和依靠,是心灵的碰撞与感知。莫逆于心,心照不宣,相视一笑,都是交心朋友间常有的心境。

“朋”是由左右两个“月”组成,真正的朋友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就像现在的朋友重逢,二人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惺惺相惜。交友是一项技术活。这就跟工作与阅读一样。有的人的阅读是“来者不拒”,恨不能遍览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做工作也是一样,任务一项接一项,摆的是长蛇阵,各路出击,追求的是点多面广。其实真正会读书的人,并不刻意追求通读群书,好的书只要一两本,细细品读,就一辈子受用。同样地,交友不需追求数量多少,层面高低,更要注重质量和效能,能够结交到可守望一生的知心朋友,仅此一个也就不枉此生了。

多交益友贤友,多交品德之友。朋友间交往的基础是高度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平等的人格地位,是在追求健康情趣和兴趣爱好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提升。正确的交友观应该是,以人格魅力相吸引,以真诚维系感情,而非通过手中的职权、金钱、关系施加影响,如此才能结交到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朋友,高贵的“友谊”二字才能与春秋同在。

作者:赵青云

总策划:施华

总编辑:张正柱

执行总编:赵虎

指导:梁宗盛

主播:祁凯(宁波海事局)

监制:洪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