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临沂市召开第五场“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琅琊新闻网讯 8月12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市第五场“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负责人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各级法院主动融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新收案件13.6万件,结案12.2万件,员额法官人均办案149件。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90.9%,居全省第一位;审判执行主要监测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法院开展“全面提质效、奋力走在前”活动,畅通涉企纠纷绿色诉讼通道。组建速裁、快执团队68个,1至7月民事速裁团队共结案31520件,平均办案天数31.5天。有序扩大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一审简易程序率达到85.6%,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12.8%。部署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及“沂蒙风暴”集中执行行动,全力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解负纾困。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5.9万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结率达到98.8%。

为保障企业发展安全,全市法院积极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1至7月,全市法院共审结涉黑恶案件9件。同时,加大对侵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犯罪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审结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资金、破坏生产经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类型案件98件,切实维护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理民事知识产权案件1640件,并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同时,还加强破产审判,助力企业纾困,建立专业化破产审判队伍。1至7月,全市法院依法审结各类破产案件26件,并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设立破产援助基金,加强对破产管理人的选任监督。设立了12368营商环境服务专线,为企业提供综合性诉讼便民服务,并在184家市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企业设立“法官联络站”,开展了百场法治讲座、千次送法进企、万份《经营风险防控手册》发放活动,先后到14家重点企业开展集中走访调研,“零距离”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市司法局着力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法治保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完成了建市以来的市政府文件清理工作,废止493件,宣布失效660件。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进“减证便民”,取消我市自行设定的59项证明事项,组织各级各部门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1499项,减少证明材料32053件;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涵盖29个行政执法领域552项违法行为事项。

在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方面,市司法局建设使用智慧调解、在线公证、仲裁办案等系统,154项事项实现跨省、全省、全市“通办”。调整充实了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并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进万家”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市56个律师事务所到139家企业开展了送法进企业活动。

为完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市司法局推行“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的模式,发挥多元纠纷化解渠道作用。并稳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成立案件“速决团队”,全力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深入推动涉企行政诉讼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全市涉企行政案件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市司法局将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深入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作用,深入企业,为企业和商户提供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

临报融媒记者 张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