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性体检中,最可能忽略的一项是......

重视前列腺癌PSA筛查,守护男性健康!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早期筛查、发现和诊断前列腺癌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经常食用含高动物性脂肪食物、肥胖、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使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建议:“中老年男性要重视预防前列腺癌,定期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守护自身健康。”

前列腺癌成为全球男性第一大

泌尿肿瘤,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全球男性泌尿肿瘤中位居第一,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前列腺癌确诊较晚、生存期不理想。以美国为例,接近91%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现时处于早期,在接受标准治疗后预后效果较好,5年生存率近100%。而我国超过2/3患者初诊时已属晚期或局部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1

前列腺癌早期一般无症状,随着肿瘤发展,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潴留等症状,又与前列腺增生症状相似,容易误诊或漏诊。2在美国,九成的前列腺癌是通过筛查发现的,而中国百姓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意识薄弱,对PSA筛查知晓率低。黄健教授介绍道:“在我国,前列腺筛查远远不足,导致我国前列腺癌的高致死率。目前,筛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唯一有效的手段。”

高危人群一年一次PSA筛查必不可少

前列腺癌筛查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直肠指检;二是PSA筛查。相对来说,直肠指检痛苦程度和羞耻感较强,不少人避讳。而PSA筛查只需抽血检查,更加方便,痛苦感更小3。普及PSA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尽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推荐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清PSA筛查,必要时可进一步做前列腺癌B超检查,如有明显异常,可做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丝氨酸蛋白酶,直接分泌到前列腺导管系统内,若受肿瘤、增生及炎症的影响,正常腺管结构会遭到破坏,血清PSA浓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前列腺炎症、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前列腺按摩、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情况会使PSA增高,但当予消炎、抗前列腺增生等对症处理后,PSA可趋于正常。

黄健教授进一步介绍道:“《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建议男性50岁以后一年做一次PSA筛查,有前列腺癌家族遗传史的男性,则应从45岁起每年坚持做PSA筛查3。血清PSA&4.0μg/L(微克/升)是PSA筛查指标的临界值,如超过这一指标的人群,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1

此外,黄健教授还介绍了预防前列腺癌的方法——注意合理膳食,尽量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时,做到不吸烟、不酗酒,注重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专家简介

 

黄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带头人、中山大学名医、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肿瘤学组组长

华南微创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泌尿外科学组组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副主编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副主编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副主编

《亚洲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编委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Journal of Endourology》特约编委

国内知名的腹腔镜手术专家

国家、省保健局专家

参考文献:

[1]《前列腺癌诊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版   

[2]叶定伟. 前列腺癌家庭防治手册[M].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

[3]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学组. 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55(5):3.

审批号:CN-100071 Expiration Date: 2022-9-9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来源:医学界

责编:宋昆仑

校对:臧恒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