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吕腔吕韵润城乡

走进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映入眼帘的是近700平米的集排练厅、道具室、乐器排练室、服装室为一体的功能健全、设备完备的排练场地。东营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隋红霞介绍:“连日来,白天演员们就在这里紧张排练,晚上就到‘送戏下乡’。”

吕剧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19年4月,为传承保护和发展吕剧,东营区设立文化和旅游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近年来,东营区聚力打造吕剧文化之乡,实施“吕剧振兴”工程,弘扬吕剧文化,助推了文化事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育吕剧文化人才

“踢腿准备!喊嗓准备!”日前,在牛庄镇东庞社区文化礼堂里,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的吕剧演员、市级吕剧非遗传承人王玲玲开始了一天的吕剧授课。这次授课对象是返乡大学生,王玲玲为他们讲解吕剧知识,传授表演技艺。这只是东营区育吕剧文化人才的一个缩影。东营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精心打造“吕韵课堂”,目前已推出吕剧“云课堂”教学课程16期,组织专业人员下沉社区开展公益培训10多期,受益群众千余人次。

东营区连续多年开展“家乡娃唱家乡戏——吕剧进课堂”活动,编写吕剧校本课程教材,利用课外兴趣小组、寒暑假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吕剧传承人、吕剧辅导老师进行授课传艺,从覆盖到全区多所学校到逐步走进新接管的油田学校,更多的油城孩子接受到了传统吕剧文化教育。东营区还定期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庄户吕剧团的演员进行艺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在提高剧团演出水平的同时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通过与省吕剧院联姻,举办“吕韵乡情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培养土生土长的吕剧演艺、创作人才,为吕剧艺术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吕剧文化精品

“帮扶春风进村庄,到处一片新气象。落后争着赶先进,奋……”循声走进史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凯丽吕剧艺术团团长张福山正指挥着剧团成员们加紧排练新创作品《浪子回头》。“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积极组织对传统吕剧《小姑贤》等经典传统剧目和《油城人家》等新编剧目的挖掘、整理、复排、推广演出,同时全面加强新戏创作。复排传统剧目以及新戏创作既继承了传统艺术宝库,也培养了新生代吕剧戏曲传承力量。”东营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隋红霞说。近年来,东营区累计创作、改编、排演剧(节)目100多个,许多作品屡屡在国家、省级大赛或表演中获奖。

东营区以“周末剧场”为载体,利用每周五晚,在新区演艺广场、油城广场和8个镇街的村(居)、社区邻里剧场、文化广场连续巡演。仅今年已组织开展40多场活动,为群众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如此,东营区还建设了燕青吕韵公园,该公园将成为配套完善的吕剧文化主题公园和集聚人气的休闲场所,进一步提升东营区吕剧文化底蕴公共空间。

扬吕剧文化品牌

东营区聚力打造吕剧文化之乡,积极开展“吕剧故乡行”、“中国东营吕剧文化艺术节”、“吕韵乡情”山东省吕剧院走进吕剧发源地等活动,邀请到郎咸芬、李岱江、高静、焦黎等省内外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涵盖艺术发展论坛、主题晚会、艺术展、民俗文化展、精品剧目展演、庄户剧团优秀节目展演等板块,进一步提升了吕剧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

东营区积极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吕韵城市”标识LOGO,将吕韵文化、石油文化、湿地文化融会贯通,打造自己的城市文化符号。依托吕剧起源与发展,结合“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东营区建设吕剧展厅、演艺广场,以直观立体形象展示吕剧发展历程。东营区加强对吕剧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吕剧传统剧目《王小赶脚》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及毛驴形象进行开发设计。同时,顺应当代年轻人的爱好,设计了带有吕剧元素马克杯、帆布包等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喜爱。

借助国内外大媒体大平台,东营区建立吕剧网上图片库,拍摄吕剧小视频,全方位向外推介吕剧文化。结合全域旅游工作、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及“全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东营区加强对吕剧文化进行全面宣传展示,实现了“活动搭台,吕剧唱戏”,促进了吕剧的推广与发展。

记者:张玉梅

编辑:耿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