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打底” 亮出菜乡“内在美”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已植根于菜乡大地,以多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在百姓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描绘出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漫步城乡大街小巷,一股蓬勃生长、崇德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无论是道路边的建筑工地围挡、商家LED电子显示屏,还是商场、银行、行政服务窗口,也无论是翻阅报纸,还是打开电视,都会看到让人赏心悦目的公益广告(标语);而在城乡大地,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成为寿光这座文明城市最厚重的底色。

道德引领

提升文明城市凝聚力

“我们现在赶大集,不仅能买东西,还能在这里看节目,好不热闹!”在孙家集街道张家寨子村赶大集的日子,周边村庄的村民也纷纷赶来。在集市旁边的银杏公园里,三甲村村民齐秋梅高兴地说,这里有好几支“文化队”,演节目、开讲堂……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爱异常。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孙家集街道盘活街道文化体育、科技科普、普法宣传、健康医疗等服务平台、队伍资源,以拥有600多年古银杏树的银杏公园为文化基地,建起“文明大集”,对公园整体布局、设施配套、环境氛围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改造,开设专门的宣讲区、展示区、服务区。为与当地文化、风俗有效契合,街道还将“文明大集”与传统集市设为同一天,群众在集市上购买日常所需物资时,可到银杏公园休憩、观赏或学习。

张家寨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刚介绍,为了满足群众需求,打造“接地气”的“文明大集”,在银杏广场,农历逢一、逢六开“文明大集”,来自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和村内的三级志愿者会在大集上为村民带来传统文化、医疗健康、文化惠民、科技科普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群众在传统集市买卖货品之余,可以到“文明大集”赏字画、看演出、听讲堂等,享受多样文化服务,感受文明熏陶。截至目前,“文明大集”已服务群众5万多人次。在寒暑假期间,村里还会组织村内学生组建学生宣讲志愿服务队,以年轻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村民文化生活带来更多活力和激情。

人的面貌就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寿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城市的文明与进步,组织开展文明实践理论政策走心、思想道德引领、特色产业增效、优秀文化传播、文明乡风培育五大行动,“银杏树下”“周家板报”等特色宣讲打通理论惠民“最后一米”,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为群众树立了身边榜样,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了文明城市的凝聚力。

激活载体

提升文明活动拓展力

在寿光,伴随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相继出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着百姓幸福指数。

“每天我都会跟老伙计们一块来老年活动中心活动,这里配套设置了健身按摩、休闲餐饮、棋牌娱乐等12个功能区,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洛城街道屯西村年过六旬的孔德龙说起村里近几年的变化时,赞不绝口。自从村里有了活动中心,老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培养了一大批球迷、太极迷、书法迷、舞蹈迷。在活动中心一楼,还建了老年食堂。

老年活动中心只是屯西村老年人“幸福载体”的一个缩影。屯西村问需于民,不断为老人幸福“加餐”:扩容居民活动场所,在小区东门附近新建了室外运动场,其中有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门球场地;持续提升村内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投资建设2000平方米的地下活动中心,满足了村里广场舞爱好者的场地需求;在重阳节等节日,为老人举办敬老饺子宴等活动。

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表示,为更好地让村里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村里除在经济和生活上提供保障外,还将文明实践与居民生活服务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志愿+养老服务”新模式,发挥周围资源优势,充分满足老人们的文化、娱乐及社交需求,让老人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都释放出来,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屯西村一直将重心聚焦民生所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统领,积极探索服务村民新路径,不断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精准把握农村发展新变化、群众新需求,盘活用好现有资源,在持续推动村庄文明建设、推进文明实践各项工作走深走实的同时,稳步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为营造建设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寿光通过重点领域“全覆盖”,建立“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重点项目库,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农村办好“幸福食堂”“美丽庭院”创建等10件实事;城市社区办好小区“邻里节”“美德楼道”创建等10件实事;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经典诵读等8件实事……同时,汇集社会力量,延伸工作触角,依托文体场馆、科普基地、商场超市等区域单位,打造100处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在金融、政务、医疗等服务窗口,设立1000处“友邻志愿服务驿站”,评选10000户文明示范户,最大限度拓宽文明实践“朋友圈”。

链条嵌入

提升文明实践辐射力

为适应新时代城市治理的需要,圣城街道城市社区“一家亲”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这支调解力量走家入户,专解小区居民的烦心事。每个社区标配一名公安民警、一名公益律师、一支志愿调解队,整编成“一家亲”调委会,打出一套“定分止争”的组合拳。如今,社区投诉工单同比下降三分之一,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只要社区有安排、居民有需要,我都会全心全意付出,力求问题彻底解决。”作为现代社区和向阳社区“一家亲”调解队队长的孙继红,年近古稀,依然精神矍铄、干劲十足。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她专门到学校学习了3年法律,学成后积极发挥余热,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送服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知心孙大姐”。孙继红表示,对于社区矛盾纠纷,小区律师负责“把脉开方”,小区民警、调解员“点穴化解”,让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初始阶段得到化解。

织平安防控网,汇聚力量守邻里。依托“一家亲”调委会,圣城街道逐步摸索“接诉即办”的城市治理经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寿光深入推进“同心筑网”工程,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健全平安防控、物业服务、志愿诚信、共驻共建、居民自治五个网络体系,构筑起“一核”“五网”的城市治理体系,探索出“有事找支部、办事到社区”的党建品牌,走出了一条县域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如今,在圣城大地上,愈加深入肌理的精细化治理推动着居民生活质量蒸蒸日上。

小细节展现大文明。一个文明城市,既要通过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来展现“颜值”,也要有内在的精神文明来涵养城市“气质”。多年来,寿光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树立引领文明发展的风向标,不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不仅从全局部署、大局出发,也在细节落脚、小处落实。通过链条嵌入,布局“文明实践+”一张网,提升文明实践辐射力。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平台联动指挥功能,借力“12345接诉即办”机制,实现应急志愿服务“一键呼叫”。组织“万名党员进网格、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一家亲”人民调解、“有事好商量”居民接待日、“叮咚上门、幸福守护”等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开展,解决“微实事”1500余项,进一步增强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