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法律“保护伞”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群体数量大幅增加,由于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相对灵活,他们的权益保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今年以来,淮安市司法局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聚焦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有效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image.png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工资,我们很满意!”谈起今年来的“讨薪”历程,伍某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2021年2月,伍某、汪某、蒋某3人先后入职淮安市涟水县某快递公司从事快递派送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工资支付标准。快递公司还要求与三人签订《特许经营(加盟)合同》,并要求三人分别缴纳“加盟费”2000元。今年初,伍某3人因公司拖欠1.65万元工资被迫离职。无奈之下,他们找到涟水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及6000元“加盟费”。

由于快递公司既未与伍某等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配备派送车辆,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存在一定困难。法援律师通过调取快递公司与三人的聊天记录、走访周边商户及相关快递站点,发现伍某等人在考勤、调休、迟到、丢件等多方面均受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双方已构成劳动关系。且伍某等人并不具备经营快递业务资格,双方“加盟合同”并无效力。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此案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伍某等三人如愿拿到工资并追回“加盟费”。

image.png

据了解,今年以来,淮安市司法局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站”,选聘维权经验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等24名法律服务人员进驻站点办公,成功化解22个劳动争议纠纷,有效地缓和企业与员工的矛盾,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除了法援站点,淮安市司法局还组织全市律师,根据各自擅长领域,分类组建法律服务小组25个,分别对接快递、电商、外卖、网约车等各类企业50余家,通过查阅用工合同规章制度、开设法治讲座、入企走访等形式开展“法治体检”72场次,帮助完善企业内部制度,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20余条。

今年7月1日,淮安市金融中心楼宇党委联合盈科淮安分所共同发布“红律护新融十条”,遴选北京盈科(淮安)律师事务所30位骨干律师组建红律护新服务团,深入新业态平台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控措施,排查风险源点,指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助力打造商圈楼宇优良的营商环境。

image.png

为进一步服务好新就业形态群体,增强从业者法治意识,淮安市全面推进法治宣讲全覆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聚集的商业楼宇、商贸综合体、快递网点等,深入宣讲《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快递暂行条例》。目前已累计开展法治宣讲120余场次,覆盖新业态新就业从业者5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近万份.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12348热线、微信、微博、抖音号等平台作用,针对广大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工作特点,通过线上推送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疫情防控政策以及相关案例等,不断提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治保障水平。”淮安市司法局分管负责人介绍。(胡加云 郑道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