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北化的她,今年21岁!

编者按

近日,学校官微发布的《北京化工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中,提到了今年将入学北化的博士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1岁。今天,北小化联系到了其中一位同学,听她来讲述自己的北化记忆和科研故事。

01

个人介绍

  //  

大家好,我叫徐婧雯,今年21岁,来自不全是草原的内蒙古自治区,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现在已顺利与北化“续约”,成为一名直博的新生。日常生活中的我比较慢热,空余时间喜欢看电影,听歌,记录一些慢节奏的生活细节。

徐婧雯(右一)与同学合影

02

座右铭

  //  

有三分热度,就争取三分收获。

03

经验分享

  //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快速高效完成学业的第一步就是拥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与任务,达到做事能够心中有数,成功之路才能走得稳妥。于我而言,我会以周为单位确定学习计划,均匀分配后保证每天完成,并在每天晚上复盘成果,在进度良好时给自己奖励。

其次,知识重在平时。临时记忆只能管一时之需,稳扎稳打才是真理。我一般都会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每节课未完成的笔记,课后会及时补充完整,一步一步累积下的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引发质变。

最后,兴趣是第一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就能最大程度上掌握学习的要义。

科技英语笔记照片

英语上机课照片

04

科研故事

  //  

从大一的第一堂实验课开始,我第一次有目的性地走进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并且探索验证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在接下来为期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并在此方面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徐婧雯(左三)与百变化工秀队友

  //  

在大三时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我和同学的参赛课题为“氮化硼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这是一个在此之前我们从未了解过的全新领域。为了确定这个课题,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思路,拓展思维。在确定课题之后,因为我们在昌平校区,但实验室在东校区,每周都要往返于两个校区之间,感到疲惫的同时还要面对实验失败的挫败感。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实验进度都停滞不前,失败得简直五花八门。

徐婧雯与百变化工秀队友

徐婧雯(右二)与“大创”小组队友

  //  

因此,我们不断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改进实验、做我们能做的一切来推动实验。最后在某个平凡的下午,成功悄然而至。这段经历过程中的我第一次真切地体验到了科研生活的起起伏伏,但是滋味也就藏在这些不定变换的曲折中。

徐婧雯(右)与队友“大创”实验室留念

05

北化记忆

  //  

刚接到本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对北化充满了各种幻想。当我真正来到北化之后,幻想被打破,于是发现现实更美好。在北化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遇到了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北化的一切都在感染我,影响我,塑造我,让我最终能够成为我

  //  

好像是2019年的冬天,一个很冷很冷的晚上,预报说会有很多流星光顾地球,北化的位置属于这场“演出观众席”的C位。于是在思考了可能零点几秒之后,我和室友们在半夜11点多裹着能穿下的所有衣服和被子出门,爬到玉屏山下的篮球场去看流星。躺在地上的时候地很冰,所以我们缩在一起透过呼出的哈气看漆黑的天。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忘记了那天晚上看到了多少流星,或者究竟看没看到流星这件事都存疑,但是那天晚上的一切,北化,流星,朋友,真真切切,永世留存了

徐婧雯(左二)和室友合影

徐婧雯(左)与情景剧队友合影

徐婧雯(右一)与同学认识实习

  //  

北化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能是在某个夏日晚上开音乐会的操场和闪亮的应援灯,也有可能是每天悠闲的大摇大摆散步的大鹅,还有可能是食堂三楼超级好吃的烤冷面。总之,北化的一切都很美好,要亲身体会了才知道

看流星留念

本科辅导员寄语

化学工程学院顾峻宇:徐婧雯同学是一位非常乐观阳光的女孩,你总能从她的脸上看到溢出的笑容,且充满自信。她很早就做好了学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想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学习中全力以赴,在竞赛中拼尽全力,顺利加入英才班,以高标准高要求严格自律。最终通过层层选拔,顺利取得直博推免名额。希望这个自信阳光的女孩,在科研的路上继续发光发热,创造更大的价值,加油冲!

太优秀!他们来自北京化工大学

表白!这是我的大学,我的北化

77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

出品|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党委研工部

图文|徐婧雯

责编|孙煜林 李梧铜

美编|侯莫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