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推进“客货邮”融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赵海

稳定道路运输经济盘增添发展活力,用好城乡一体化政策助推乡村振兴。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就是服务发展漯河大局,漯河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把乡村振兴活动作为推动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常态化服务,真心实意为该市乡村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纾难解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让城乡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我们交通系统就是要靠交通行业的大发展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找准定位,在服务和融入农村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把为漯河人民谋幸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漯河农村建设得更富裕、群众生活的乡村更美丽这个美好愿景目标,作为我们交通系统党员干部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责任和担当,把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人心力量作为和基层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桥。”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闫沛动情地说道。

随着该市“城乡一体化”、“快递进村”工作的深入推进,农产品上行渠道日益畅通,农产品市场的繁荣活跃、乡村地区的经济潜力释放成为带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物流发展是“短板”也是“弱项”,还面临着集约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网点盈利难等问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快递企业一起,持续发力。基于这种形式,漯河市郾城区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在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区创建工作中,认真对照省运输发展中心、市交通运输局的统一部署,巩固省级“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区成果,持续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

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农村客运站、村村通客车成果、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该市农村地区运输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服务水平,切实助力漯河经济盘建设。通过持续发展更加通畅的农村物流,推动一大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带动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本地品牌不断形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郾城区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赶在了全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前头,通过整合公交线路附近的村级邮政站,商超快递点,在全区先期培育60个“五统一”的服务点。统一形象设计,统一对外宣传,统一标志标识,统一设备设施,统一标准管理,村民在村级服务站一次性办理邮件的收取和寄送,避免来回奔波之苦,用方便、实用、温馨的实际成果践行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

在面对快递进村成本高的情况,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帮忙搭桥牵线,让邮政、城乡公交载快递进村,在保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快递时效的基础上,帮助快递企业、基层网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前期建设运营的乡镇客运站,设立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站由物流快递公司进驻。和辖区邮政快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让邮政快递业务进驻开展业务,实现“客货邮”深度融合。例如:郾城区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与郾城区邮政公司合作,以郾城区邮政物流园区为基础,投资改建交邮融合共配中心,政府主导整合区级物流快递进驻,利用邮政统一配送软件,实现镇级快递共同配送,有利降低各快递公司费用。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客货邮”工作的实践应用,打通邮政快递信息与公交GPS定位系统,开发一套智慧软件APP,附近乡村群众可通过手机随时掌握公交运行和邮件运输节点。

通过推进协调,漯河市宏运公司、漯河市邮政快递公司就合作事宜洽谈签订合作协议,投入并改装2台新能源小型公交车参与客货邮工作,每天每辆车两个来回向郾城区、各乡镇(李集镇、商桥镇、孟庙镇、裴城镇、龙城镇、新店镇)运送回收邮政快递包裹,自运行以来,平均每天配送快递2000余件,截止目前,累计运送邮件快递共540000余件。

在这个方面,郾城区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通过打造四个镇级物流中心,与郾城区邮政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在龙城镇利用邮政局在镇里的场地,建设综合配送中心,利用建成的商桥镇、李集镇道路运输综合服务站,协调邮政公司镇级快递入驻开展业务。加快推进新店镇综合服务站建设,争取9月改建完成,当月物流快递入驻。寻求地方政府支持,将镇级所有快递整合,让他们进驻物流中心,快递服务功能汇合,所有综合服务站制作统一的标识,进行统一配送,设施设备统一,流程标准上墙,编制共享数据程序,一次录入,多家平台共享,实现企业共同分拣,共同配送,邮件全程可查询追溯。达到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降低各快递公司的费用,实现多赢局面。

通过汽车维修“百城千店”放心示范工作“生根开花”。不断加强乡村道路运输行业运行监测,进一步加大维修数据综合应用,以示范行动为抓手,丰富数据应用场景,进一步改善乡镇车辆维修服务,争取实现县域放心维修示范店全覆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道路运输维修后勤保证。

通过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模式的兴起,既为优质农副产品找到了销路,也为更多农村群众提供了创业的舞台、就业的机会。在家门口就能够创业就业,这同样是城乡一体化的快递进村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今,郾城区共有6乡镇,四个道路运输综合服务站,60个村级物流服务点正常运营,辐射和带动郾城区109个村庄,为漯河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经济振兴,满足基层乡村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基层乡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先走了一步,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该市道路运输城乡一体化的纵深推进促进了乡村经济大发展,进一步整合了道路运输场站、城乡客运运输等资源,为末端网点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补齐末端运输短板,破解了城乡运输发展不平衡难题,让农村快递“进得去”后又能“稳得住”。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实施,该市会有更多的村庄将被纳入全市整体现代化物流网络之中,更多的乡村将获得新机遇、绽放新活力。我们必定会从历史时光里的沙澧舳舻千里、渔火延绵,到现实图景里物阜民丰、民富市强的一个更有活力、更有前景、更加繁荣的新漯河。

不变的赶考姿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走过泥泞,方知大道珍贵;经历风雨,更觉阳光美好。前段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袭扰漯河,道路运输行业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漯河市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牢牢抓住漯河区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窗口期”。帮助公交集团与人社部门对接,顺利落实社保费的缓交,共缓交社保费用金额259.43万元,缓解了公交集团目前资金紧张问题;积极引导、参与、召开银行、运输企业“见面会”,让金融“活水”助力运输企业培育内生动能,与运输企业共克时艰,前期全市交通货运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已对接83家(次),其中有合作意向的企业50家,意向金额6330万元。目前,漯河市交通物流领域专项再贷款,已经支持45家,投放7135.7万元;认真落实好道路运输企业“白名单制度”和精准滴灌,普惠运输企业工作上报白名单2家客运企业,492 辆营运客车,货运企业503家14633辆营运货车,1家公交企业,790台营运公交车,15家驾培企业,1家维修企业将受益于国家扶助政策。这些推动该市道路运输行业政策、举措的顺利推出实施,不但稳定住了该市道路运输行业经济盘,同时也给乡村振兴和道路运输城乡一体化储备了再发展的动力和后续力量。尤其是双汇物流加入“河南省多式联运项目库”多式联运工作的有序推进,不但为双汇物流创造了有利的经营条件,也为该市不断完善和加快物流配送网络和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全力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在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紧紧把握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围绕稳住经济盘这个中心任务,凝心聚力,不负各级主管部门期望,真抓实干,努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在敢担当上作表率,在善作为上动脑筋。把“经济发展”作为根,根深才能叶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本,本固才能枝荣。利用该市乡村基本交通便捷,原料、产品进出都很方便,响应客户的时间也足够短的有利条件,既抓硬条件改善,也抓软环境提升。在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还要实施“运输经济发展特派员”制度,为乡村物流、快递行业发展提供“保姆式”“全程代办”服务,不断缩短企业办事流程,加快推动有利于乡村振兴的道路运输发展项目“快建设”“快落地”“快运营”。为漯河地方经济构建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乡村道路运输产业,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优势、增添新动能,用优异的成绩建功党的二十大,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