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乡贤女代表在农家书屋为村民共富“充电”

“去年农场以‘线下花园’引领‘线上销售’模式,实现了旅游收入60余万元,花卉苗木销售、花园景观设计等收入近100万元。”8月12日,泸州市江阳区乡贤会会员、分水岭镇董允坝村职业农民、返乡创业者90后女孩刘雪琴正在和村民交流营销经验。因为有她,董允坝村农家书屋即使在酷暑炎热季节也成了村民读书纳凉、交流经验的好去处。

刘雪琴从小喜欢侍弄花草,念完大学物流专业后,2019年下决心开办了聚兴家庭农场,当上了“职业农民”;至2022年,历时三年,建成乡村美学体验家园——泸州优植园艺,倾心打造出了属于她的“园艺天地”。

她,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穿梭,皮肤被日头晒黑了好几度。90后女孩,几年的辛苦努力,不仅精心打造了线下“屿溿花园”,还通过线上推广,做精了乡村农旅产业,做强了园区农业经济,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创业增收。

种植能手、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头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农民工,不同身份的人聚在农家书屋,现场交流氛围格外活跃。

“什么品种市场接受的人群最广?”“玫瑰花。”

“怎么才能做到农场四季有景?”“统一规划。”

“什么方式能让村民利益最大化?”“产业联动发展。”

从刘雪琴干脆的回答中,大家明显感受到被知识“武装”过,她栽花种草也透着知识味儿。有知识就是不一般,2021年农场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实现旅游和销售等收入160余万元,帮助周边村民人均增收6800余元。

学习交流过程中,有人做好了笔记、有人给足了掌声。“用科技知识武装头脑,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前提。”受到鼓舞的村民在讨论交流结束后,开始各自认真阅读关于种植、养殖的相关书籍。

“在农家书屋看书,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到实用技术、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有时候还可以发现致富的点子,真的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村民们喜欢到农村书屋看书的真正原因。

2022年7月,江阳区成了全国百强县,全区建成的80个农家书屋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是农村群众知晓政策、学习知识、了解致富信息、提高文化素养的“加油站”。近年来,全区120名乡贤代表、职业农民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在农家书屋看书学习、交流技术,并为农民传授种植经验和养殖技术,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农家书屋利用率,也激发了农村创业创新活力,带动了村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江阳区委统战部、江阳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