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开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的前半生,安稳而平淡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那时家人都期待着我会是一个男孩子。但很显然,我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不过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是幸运的,我从没有感受到父母哪怕一丝丝的嫌弃,相反,我享受着他们和两个姐姐满满的爱。

所以即使是生活在农村,家境也不富裕,有爱的家庭环境也依然让我拥有了自信和平和。虽然谈不上出类拔萃,但生活和读书一直比较顺利。

1998年,我乘火车从天津去往美丽的江城武汉读大学,在这第二故乡度过了宝贵的四年。但去武汉读书,完全是意料之外。

那时候还是估分填志愿,加上缺乏填报技巧和对大学的了解,我没能被第一志愿录取,随后调剂到武汉一所刚改制的学院,读旅游管理专业。

现在学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小有规模,前几年也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但在当时,校园里人文环境实属一般,旅游管理也是刚刚兴起的专业,不怎么受重视,当然最主要的是自己对学习的主观意愿不强,于是美好的大学时光就被我虚度了,直到毕业了才后知后觉地醒悟,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难以解开的心结。

毕业后我想回家乡工作,而我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先生)是湖北襄阳人,他毅然决定跟我一起来到天津定居,这也让我一直心怀感激。

毕业返乡车票

回到家乡后,由于我对旅游管理一直兴趣缺缺,当时也没找到合适的对口岗位,所以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我入职了一家丹麦时装物流公司,当时的岗位是订单协调员。

公司露台

但这样一来,工作性质就与专业完全不相关,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头学起,甚至那时我连基本的Excel公式都不了解。

当时我遇到的第一位领导是一个很和善的姐姐,她耐心地教我,还带我一起听卡耐基的管理课程,给我推荐蒙台梭利和小巫的书,“多走一公里”的信念更是让我终身受益,也让我慢慢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读过的部分心理学书籍

如今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待了20年,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履职了很多部门,虽然没有什么骄人的成绩,但是却安稳、自足,也在这些年完成了人生中的几件大事,买房、结婚、生子。

2006年和2010年,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我的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妈妈。要陪伴这两个可爱的小生命长大,时常让我觉得责任重大。

而作为有俩娃的职场妈妈,生活免不了一地鸡毛,尤其孩子小的时候,除了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要随时做好“平息战争”的准备。虽然偶尔疲惫,但更多的是快乐,好像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人生下半场,行己所愿

时光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流逝,一年年化作每天按时上下班、带孩子做家务的缩影……但冥冥之中我总会听到内心的疑问——

就这样在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中老去吗?这些年,我一直在扮演女儿、妻子、母亲、员工等等角色,可是,那个“我自己”到底在哪里?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我又想起大学时代虚度的光阴,更觉得冷汗津津,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啊。可是,我该怎么做呢?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先生,他一如既往地包容我:那就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吧,去找找看那个失去的“自我”。

我决定学点东西,充实业余生活,也尽力弥补大学时的遗憾。可能中年人的觉醒都是从自律和学习开始的吧,但具体学什么,我还没有想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本地一所医院里候诊时,遇到了一对带着一个五六岁小男孩的年轻夫妻,他们说,孩子经常啃手指头,让医生看看是怎么了。让我意外的是,医生说:“带孩子去皮肤科看看吧。”

我当时看着那个沉默寡言、又带着防备心的小男孩,感觉更像是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可能跟养育环境有关系。于是冒昧追上那对父母,跟他们说了我的想法。结果他们只是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就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这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加上本身对心理学感兴趣,我决定系统地去学习。2016年,我开始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早晨起床、夜晚睡前、通勤班车上……都被我充分利用了起来,先后通过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考试,修完了学前教育的本科学业,还考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格证。

心理咨询师证书&教资笔试成绩

今年我还报名了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同等学力申硕课程,明年五月将参加英语和心理学专业的国家考试。

除了专业课,扔了20年的英语也得重新拾起来了。虽然在外企上班,但除了偶尔会写英文邮件之外,日常工作几乎用不到英语,所以自从大学考了四级之后,就没再学过英语了。

前段时间,我来到了扇贝单词,一天90个单词,多的时候会在扇贝泡两三个小时。日常工作与家庭琐事占据了较大精力,加上自己已过不惑之年,记忆力不比从前,刚开始真的太痛苦了,明明才背过,看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只能再来一遍。看到App上有同学说,“记住”就是需要不断的重复,这才给了我一些信心,让我慢慢坚持了下来。

很多时候忙碌了一天,晚上十点多躺在床上,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不止一次地想把当天的背单词任务推到第二天。

但是一想到如果没有按时打卡,就会失去我的同桌,心里就不是滋味,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我的原因拖后腿。于是好像瞬间有了力量,躺着也要背完单词打个卡,只有这样才觉得安心。

有个好同桌一起打卡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心里是欣慰和踏实的。父母和姐姐有时会劝我别再折腾了,学这些东西既对工作没什么实质性帮助,还把自己弄得太累,实在没有必要。

但先生总和我说,只要我喜欢,学得开心,就去做,也许以后不一定用得上这些知识,但学习不是一件纯功利的事情。而且他也会承担更多的家务,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可以说我能坚持这么多年,也离不开他的支持。

有人说过,我们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会因为做过什么而后悔,却会因未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遗恨。现在的我,人生已经过半,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想我可以一件一件地去完成。

因为和以前不同的是,我不会再忽略自己的想法,尽管社会赋予了我许多标签,我依然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期待,然后以满格的能量,去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既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就尽力去拓展它的宽度吧。

最后,希望自己顺利通过明年的申硕考试,完成学校课程并通过论文答辩,拿到硕士学位。等孩子们读大学了,如果有机会,我会去边远山区支教,也算是完成自己的一个夙愿,因为当年高考时曾想读师范大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如果有明确的想法,就去行动吧,毕竟事情都是越做越简单,越犹豫越难,越拖就越容易放弃。加油!所有为了寻找“自己”而努力奔跑的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