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自贡衡川实验学校的尖子生们:身上都有共同点,衡川文化造就“尖子生文化”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假期我安排得很充实,考驾照、学英语、做家教,这几天还在做一些开校的准备。”8月9日,今年以文科633分名列全市前茅的自贡衡川实验学校高2022届学生梁可尔说。7月下旬,梁可尔被武汉大学法学系法学专业录取。

不仅仅是梁可尔,还有5名衡川学子被C9大学录取,100多人被211、985等名牌学府录取:文科645分考生熊柯雨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录取,理科687分考生曾诗雅被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硕博一贯制培养)录取,理科678分考生陈苏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任浩男、陈朗、黄宇浩等11名同学被军(警)院校录取。

一份份录取通知单,雪花一样地飞向自贡衡川实验学校,一大批尖子生在这里实现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开启远行的航程。如此多的尖子生考上名牌学府的背后,到底有没有尖子生“逢考必过”的“底层逻辑”?封面新闻记者走进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访、揭秘。

高考秘诀

尖子生们如何备战高考?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做多练心态积极端正

文科645分、理科687分、理科678分,这是熊柯雨、曾诗雅和陈苏三位同学的高考分数。作为这批尖子生中的佼佼者,他们身上有着明显的共同点,这或许是他们高考成功的共性因素。

“这次我觉得自己算是超水平发挥吧,尤其是语文,我自己也没想到考这么好。”熊柯雨说,但是数学发挥失常了,有失误丢分。另外,英语作文这次也没发挥好。

熊柯雨

对于高考的心得,熊柯雨分享了三点自己的感受。“首先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讲,打好基础,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知识点上。”他说,第二,刷题的量一定要足够,反复思考自己的错题,总结共性。第三,不能光刷题,最终还是要回归课本,不能舍本逐末。“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考试时一定要放平心态,仔细看清题目,深度思考。”

曾诗雅

“这次高考成绩,我总体还是比较满意,就是感觉英语、语文、生物没有考好。”曾诗雅说,语文做到最后发现有题型和平时练习的不一样,英语考试时有点累,发挥有点失常,生物也有点失误,考题总体感觉不难。

曾诗雅总结了四点心得,她认为是自己高考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首先,要认真做作业,自己先改错,然后再认真听老师评讲。”曾诗雅说,第二,文字型学科一定要准备积累本,把错题以及重要知识点积累到里面,经常复习。第三,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提高知识吸收的效率。第四,要听老师的安排,毕竟老师带过那么多届高考生,非常有经验。

“我觉得端正积极的心态很重要,生活中要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接受别人、还要善于接受现实。”陈苏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常有同学因过度焦虑而失眠、烦躁,要学会在困难面前调节好自己,才有精力专心学习。

陈苏

另外,他认为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课后多做多练也非常重要。“搞好与老师的关系,积极与老师互动。老师的引导往往让我们及时发现身上的问题,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与老师亲密的关系,也有利于建立课堂上的积极氛围。在熟悉知识点后,适当的练习能巩固学习效果。熟悉高考题型帮助应试,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解题能力。”

幕后揭秘

不一样的衡川校园

努力践行“培养成长而非成绩”的教育理念

一战成名!这些孩子究竟在衡川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才能在这次高考中如鱼得水?

“考前一段时间,有长达数月的自习,我正是在这段时间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我今后一生都受用。”曾诗雅认为,在学校的几年,对培养她自立、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她说,在衡川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非常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地为他们解题,课堂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考前的冲刺措施很到位,比如第一天让我们模拟考完高考,然后第二天评奖。大家都觉得在这种模拟考试下,应试能力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实战性非常强。”

对陈苏来说,他觉得自己收获最大的是成绩的提升和性格的变化。“我觉得自己变得更主动、开朗和踏实了,三年前一进校门,我就感觉身边的学习氛围很好,身边都是专注学习的同学,大家讨论的都是学习上的问题,这无形中也影响了我。”

他说,老师们会主动地询问我们学习的得失,给我们定制化辅导,考试后会帮助我们及时复盘,修正方向。“连食堂阿姨和保安大叔对我们也很关心,我觉得整个学校氛围的营造,是我们高考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觉得是三年来在衡川最大的收获。”梁可尔介绍,老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老师们对我的学习自主放得比较宽,为我提供了充分的自习条件,营造了很好的考前氛围。”

在梁可尔看来,生活方面的后勤保障和师生间、同学间的融洽氛围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也是学子们毫无后顾之忧奋力夺取好成绩的重要原因。“学校把生活老师配备得很充足,生活保障好、食堂饭菜香,对我们关心得无微不至。同时,老师和同学们、同学们之间的课堂、课后交流是非常多、非常融洽的,这些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群体标签

尖子生都有共同特点:

他们都严格自律树立目标非常专注懂得复盘

这些孩子为什么能在全市14814名高考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优秀的一小部分人?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共性标签?在学校副校长杜一平看来,高2022届这批他很熟悉的孩子当中,有六个尖子生们身上共有的标签。

“首先是严格自律,在高考前一个月、一周,他们会自己制定计划,列出时间表,然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杜一平说,老师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不过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会占到八成。

其次,是树立目标。“他们甚至在进校时,就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学文科还是理科,想考什么大学,想学什么专业,未来想干什么,这些问题在孩子们心中都是非常清晰的。”

杜一平说,第三是学习能力非常强,能独立的完成许多学业,老师的作用有时候反而成了次要的,他们占据了学习中的主动权,老师则负责帮助他们修正方向。

“第四点是专注,他们有非常强的学习排他性,一旦学习起来就会心无旁骛,不受任何影响,这往往也是尖子生和其他学生很明显的一个区别。”杜一平说,第五点是他们会给自己复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梳理自己的学习状况,重新制定新的计划,然后再出发。

“最后一点,是体育锻炼,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尖子生们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一般尖子生都会有至少一到两个运动的爱好。”杜一平说,在学习困乏或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会通过运动来缓解和放松大脑,清空然后再重新投入。

杜一平认为,严格自律、树立目标、学习能力强、非常专注、懂得复盘、开展体育锻炼,正是因为拥有这六个共同的特质,这100多名尖子生最终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名牌学府,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衡川文化

将热爱形成习惯

让“追求卓越”成为学子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

在与尖子生们的交流中,他们还提到了衡川特有的文化氛围。正是得益于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影响,学生们从一开始就领悟了“培养成长而非成绩”的真谛,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衡川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文化,这一点在我从以前的学校来到这里时,就有非常深的感受。”高2022届年级主任沈光云介绍,这也是衡川和其他学校区别最大的地方。

在沈光云看来,沉浸式学习、尊重个性化发展、奉献和付出、爱的文化,是他所理解的衡川文化的精髓。“衡川有很好的沉浸式学习的氛围,学生们以更短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效果,老师们的定位更多的是引导式的,让孩子们始终保持自信、自然、自愈的状态。”

同时,学校有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传统。“我们的老师们会不停地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找到自己个性化发展的方向,这种尊重最终的结果是孩子们对自己未来的把控更加自信,从而找到自己更擅长的方向和方法。”

“奉献和付出,我个人觉得指的更多的是责任感。举个例子,我们学校食堂的一位做清洁的阿姨,每天她都会询问孩子们对她工作的建议,孩子们也会真诚地和阿姨沟通,每个人都会找到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的方法。”沈光云说,所有教职工和孩子们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前进,这一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还有爱的文化,我们的孩子们对老师都非常信任,也充满了对集体的爱,对学校的爱。”他说,老师们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孩子们进行情感的交流,通过情感交流建立的信任,最终反馈在学习的互动上,产生了极大的正向作用。

在杜一平看来,热爱,是走在校园里每个角落、看到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浓厚氛围。“就像那位在食堂做清洁的阿姨一样,她热爱她的清洁工作,会主动向老师和孩子们征询对工作的改进意见。同样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像她一样热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们热爱讲台,孩子们热爱学习,这种氛围的形成对衡川‘追求卓越’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

“‘追求卓越’,是我们每一天都在做、时刻都在牢记的事情,衡川学子之所以能在此次高考的检验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是全体教职工和学子们共同‘追求卓越’的结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尹强说,最终,衡川学子会带着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走进大学、走上社会,走进他们的人生,影响更多人,带动整个社会的“追求卓越”精神的延续,这就是衡川最终教书育人的终极目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