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三河村来了四个“石油社工”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罗石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顺着蜿蜒盘桓的山路,当绵延的青山在夜幕中宛如波浪一般出现马悟茗眼前,他意识到,三河村到了。

7月1日,从成都市出发,辗转11.5个小时后,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服务队的马悟茗、胡敏、王鹏涵和刘超来到了三河村,他们在这里开启了“石油社工”的生活。

8月18日,由四名队员指导的“艺术三河”主题汇报演出活动在三河村举行,40个三河村的小朋友和四位队员一起载歌载舞,向当地群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表演。

当三河村里来了一批“石油社工”,他们和孩子们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星星究竟是什么形状?”

一个天文望远镜让四名队员成为香饽饽

对马悟茗、胡敏、王鹏涵和刘超来说,在此之前,三河村只是一个存在于电视和手机里的名字。受上一批服务队队员的影响,7月1日,同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四人来到了三河村。“震撼、变化大、风景好”是四人对三河村的第一印象。

三河村的孩子们第一次通过天文望远镜看星星

在感叹三河村的发展之余,对马悟茗一行人来说,如何快速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成了此行的关键。一个天文望远镜,则让这四个年轻人瞬间成为了香饽饽。

每当夜幕降临,孩子们总是喜欢坐在村委会广场上看星星和月亮,皎洁的月色,明亮的晚星,孩子们对辽阔的天空充满了好奇。

7月10日,在和孩子们一同遥望夜空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到了马悟茗的耳朵里,“星星是不是五角星的形状?月亮上面有没有嫦娥......”一连串的问题让本就是天文爱好者的马悟茗有了一个念头:买一个天文望远镜让孩子们看真正的星星。

说干就干,4天后,天文望远镜刚到了三河村,还未等调试好,吉好有果便和朋友迫不及待想来看看,而她也恰巧成为了村里第一个通过望远镜看到月亮的幸运儿。

“月亮真的特别亮!”当谈到第一次看到月亮时,吉好有果显得非常兴奋。“月亮到底是圆的还是弯的?它为什么有“黑斑”?仙子是不是住在“黑斑”里?”吉好有果将自己的疑惑一股脑地抛给马悟茗,马悟茗则耐心回应。

“天文望远镜到了。”消息如风一般扩散到村里的各个角落。不一会儿,广场上便聚满了小朋友,大家都想通过这个神奇的望远镜看一眼浩瀚的星空,吉好有果也不例外。“虽然我已经看过了,但是我还想看。”于是吉好有果再一次加入到队伍中。

除了孩子们,村里的大人也纷纷赶了过来,大家围绕在四人的周围,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马悟茗一行人也耐心地解答宇宙的奥秘。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群星,马悟茗第一次感受到“众星捧月”。

他知道,他们的关系近了。

给小翻译们教英语

彼此间的“互相成就”

对四个年轻人来说,除了和孩子们“斗智斗勇”是个不小的挑战外,令人感到头疼的还有和老乡们的交流。

由于语言不通,四人的调研之路困难重重,而这时,村里的孩子们自愿做起了彝语小翻译。“他们的普通话比我说的还好。”在“翻译”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口口标准的普通话,令王鹏涵这个东北汉子感到惊讶。很快,每个队员在出去调研的过程中都会带上一个小翻译,一来二往间,他们和孩子们间感情愈发深厚。

服务队开展三河村第二届青少年暑期成长营

而在和小翻译交往的过程中,胡敏和王鹏涵发现不少孩子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两人开始计划开设英语课,给“小翻译”们当“翻译”。

由于并非英语专业科班出身,胡敏和王鹏涵只能加倍努力备课,每到英语课前一晚,两人都会探讨第二天的授课内容直到凌晨。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到基本的日常用语,胡敏和王鹏涵手把手教学,让孩子们有了不小的进步。

“我一直告诉他们,虽然我们的英语说得不一定很标准,但一定要大声读出来让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胡敏说道。在两人一步一步地带领下,孩子们现在掌握了不少的日常用语。走在路上,经常还能听到孩子们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年纪稍长的孩子还会用一般疑问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胡敏说,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服务队开展“我爱三河村”交流分享会

不断大声说英语过程中,除了英语水平的明显提高,孩子们也变得更加有自信。内敛的洛古阿呷不太爱和小伙伴们说话,胡敏发现后便把她选为班长,慢慢地,洛古阿呷从被动的“点名发言”到主动提问,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洛古阿呷说,和各位老师在一起之后,她有了不小的改变,自己感到很开心。

“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成长、互相成就。”马悟茗说道。

未来还会回来

“下次要带着父母来看看孩子们”

来到三河村已经有50天,在这段时间里,四位石油社工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大主题,聚焦三河村“青少年儿童正向成长”“社区治理”“移风易俗”三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从“三河村第二届青少年儿童暑期成长营”“三河村红领巾讲解员”到“小星星志愿者服务队”“趣味天文课堂”“音乐鉴赏会”。近40名孩子和四名队员每天一同生活,一同成长,感情也越来越深。

“艺术三河”活动结束后服务队与孩子们的合影

暑假将过,四位年轻人也将回到校园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当问到未来还会不会回到三河村时,四人异口同声告诉记者:“会”。

对刘超来说,这段特殊的经历将会一直留在他的心里,而在明年毕业之后,他也会自己来一趟三河村,看看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马悟茗计划明年毕业旅行时再次回到三河村,到时,他还会带上父母,和他们一同回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跟他们讲讲三河村的故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