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营丨用画笔讲好中国故事!Z世代青年在艺术创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海报横 拷贝.jpg

8月18日晚19点,文汇报社人文短视频平台“文汇视讯”青年营漫画沙龙交流分享会顺利举行。来自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动漫作品征集活动的3位获奖主创,结合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沙龙特邀知名CG插画师团队“乌合麒麟”主策划胡睦洋与青年创作者交流互动,并就未来艺术创作趋势进行探讨,传授经验。沙龙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贸学院、东华大学等沪上高校以及全国其他高校的50余位青年创作者全程参与。

WechatIMG1635.jpeg

幻灯片13.jpeg

分享会上,获奖漫画《渔与鱼》作者张静围绕作品构思和创作心得进行分享。她表示,题材灵感来源或故事构思,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趣事,或者是大众能够产生共鸣的社会事件,又或者是自己对世界的态度与价值观的传递来选取。她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渔夫与海豚相互救赎的故事来传达良性的生态发展方式,张静希望自己的漫画故事能够被更多年龄层次的人读懂、被大众接受。她也在创作中不断学习、积累和反思,实现自我突破。

WechatIMG1604.jpeg

幻灯片21.jpeg

获奖漫画《钟南山院士》主创马天放结合创作经历分享了心得体会并播放了自己创作的“百米长卷”宣传片。他表示,自己是自学国画加艺术专业相结合,运用国画水墨形式进行创作。在这幅获奖作品的基础上,他还创作了一个关于抗疫的长卷,整个系列50篇,以此致敬医者仁心。马天放分享自己的经历来源于实践,平时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写生,加上学校里创作训练的机会以及老师的指导与点拨,让他在创作实践中慢慢得到沉淀,也在绘制百米党史长卷中不断探索和成长。

WechatIMG1614.jpeg

幻灯片34.jpeg

作者尹笑雨分享了获奖漫画《警与民》背后的创作点滴。她表示,当时的创作时间正好是全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公安民警让她触动很深,所以决定用画笔记录真实故事。尹笑雨在创作中注重画面故事感,前期通过社交平台搜集了许多关于济南公安工作日常的素材和资料;她遵循人与背景相互依存的原则,在绘画背景的选用上,特地选取了济南代表性的景点,真实接地气。她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致敬公安民警,致敬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

Xnip2022-08-20_18-14-22.jpg

幻灯片46.jpeg

本次沙龙的特邀嘉宾“乌合麒麟”主策划胡睦洋以《新时代插画创作与国际传播》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插画是近年来国内外广受关注的一种传播形式。其优势在于,无论教育背景如何,插画背后的视觉传达是能够穿透语言屏障与文化规训直达受众感官、触达受众内心的。在他看来,未来艺术创作趋势,要顺应互联网发展浪潮,积极探索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传达与触达相融合的前进道路,运用手中画笔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作品更具备国际传播力。胡睦洋鼓励青年创作者要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坚持做好艺术内容创作,坚持站稳人民立场、运用人民视角,搭建起世界交流互动平台,让自己的艺术创作能为时代留下记忆,实现自己的价值。

幻灯片66.jpeg

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胡睦洋针对青年创作者的提问详细解答。“要让情绪成为创作的动力,不能让情绪成为创作的动机”,胡睦洋提醒青年创作者,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当自己有独特观点时,要保持住自己,不要让情绪迷失自己。“当你完成创作,你就与你的作品无关”,需要认知和接受创作者的“宿命”,才能轻松应对外部评价。胡睦洋走心的回答让青年创作者感同身受。

屏幕截图6.jpg

文汇视讯是由全国人文大报文汇报打造的人文特色短视频平台。去年以来,文汇融媒体在探索人文短视频创作矩阵的过程中,积极筹划推出青年营交流平台,为Z世代视频创作者提供交流、实训与展示机会,已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名优秀青年短视频创作者加入。期待青年创作者不断实践创新,通过“文汇视讯”青年营平台拓展学习、交流和展示的空间,打开通往未来的创作之窗。


策划:王蔚

文:颜玮韵 郝新莉

剪辑:祁骏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