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先锋|“河”“海”相遇,开封片区这样携手大湾区“出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青竹

瑞兽香炉里龙香袅袅,官窑梅瓶插花高雅奢华,身着宋式服装的小姐姐,焚香、点茶、插花、挂画……8月17日,正值中国经济大省会议举行之际,以“古都新城携手 共绘河海美景”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招商暨开封综合保税区推介会在深圳举行。

“踏进这里,宋韵之风扑面而来,画竹留念墙、宋代‘四雅’展、特色伴手礼,加上视觉的惊艳、听觉的喜悦、嗅觉的芬芳,让人沉浸其中。”前来参会的客商对推介会会场的宋潮美学沉浸式体验场景赞不绝口。

对“标”引项目

“深圳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而黄河岸边的开封则有着4100多年的历史,河海相遇,在新与古的碰撞中,必将描绘出新的美景。”开封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红英说。

开封片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发展文化产业为主的自贸片区,主要是发展服务外包、医疗旅游、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文化金融,探索文化产业开放先行区建设。

郑红英表示,这次到粤港澳大湾区,是为了学习深圳和大湾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和思路,更好地把古都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

在推介会上,开封片区与深圳7个文化产业现场签约,包括文化创意发展基地、国际IP授权及潮流艺术博览会、巴布熊猫IP创作与衍生开发、元宇宙装备开发AR、VR、XR应用等项目。

携手求破局

“我们一直对开封的文化产业非常感兴趣,这次来参加推介会,更加坚定了开封片区是我们产业创新、文化资产运营企业的崭新舞台。” 深圳同路创意集团董事总裁孙君女士说。

然而,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对不可预测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跨区联动?如何破局发展?

“我们是希望把深圳前海的一些政策落地,在前海建设艺术品的保税仓,跟河南开封设置的保税仓,以及重庆设置的保税仓相互之间联动起来,把艺术品的汇集、保税、仓储、展览以及交易、流转,整个产业链条打通;再结合深圳文交所正在做的全国文化大数据中心,把艺术品里面的文化属性、艺术属性挖掘出来,形成可以流转的、能够成为生产要素的数字资产,然后为实体的产业经济提供赋能和实实在在的支持。”开封市经开数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一霖表示,希望未来跟文交所等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他说,我们这次招商会,突出了深圳、开封新老两个区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在数字藏品、元宇宙方面,希望跟深圳的企业开展更深入合作。和深圳文交所的合作,将打通艺术品的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包括艺术品全产业链的合作,另外可以依托自贸区发展战略,集合先进文创、科技、数字企业,打造文化产业平台品牌,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谱新篇

“要不断在考察走访中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找方法、找路径,做好做实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要将我们传统文化的优势转化为后续发展的不断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更好发展。”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震说。

推介会期间,商务部驻郑州办事处副特派员陈凯杰、开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震,带队先后到深圳、广州两地考察,走访了深圳华强方特、腾讯科技(深圳)、深圳市星河互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以及南沙综合保税区、广州澳猫、三七互娱、华立科技、沙湾珠宝产业园、玖国星娱等十多家文化科技公司,详细了解了各公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及出口创汇等情况,并向这些企业抛出橄榄枝,欢迎各位企业家到开封实地考察、谋求合作、投资兴业。

开封片区下一步将如何做?

“为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开封调研时的指示,我们下一步,将通过‘管委会+公司’的先进体制机制,利用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破除传统招商模式弊端,采用精准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等方式,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渠道优势,优化营商环境,释放规模效应,积极引入一批文化产业、医疗旅游、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食品深加工等契合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入驻,为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日(开封)国际合作产业园等注入不竭动力。”郑红英表示,将在今年菊花文化节期间筹办开封市国际新兴产业投融资创新发展大会、第四届开封国际文化金融与贸易论坛和数字文化大会等,广邀企业强招商,凝聚力量谱新篇,奋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