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暴力拆卸的存钱罐被“调包”,一查竟是朋友所为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实习生 彭春华

陈某平时有存钱的习惯,每个月一拿到工资,规划好当月的各项必须支出后,她固定往一个只可暴力拆卸的存钱罐存钱,直到有天她发现存钱罐被挪动的痕迹。

2021年6月她在网上买了一个只可暴力拆卸的存钱箱放在自己的卧室内,平时自己夫妻二人省吃俭用经常往里面存钱。

同年11月30日,陈某忽然发现放在存钱箱上面和旁边的两双鞋子位置发生了变化,她顿时起了疑心。当她砸开箱子时,惊呆了,里面空空如也,存了半年的钱去哪儿了?存钱箱没有被破坏,但钱却没了。她选择了立刻报警。

经公安机关侦查,原来11月初的一天,陈某的朋友向她借钱,但是因为所借数额较大,陈某便想将存钱箱中的钱取出借给朋友,于是就让当天在自己家中玩耍的另一朋友戚某帮忙破坏存钱箱。后来需要借钱的朋友凑齐了钱,便没有破坏存钱箱,但朋友戚某也因此知道了存钱箱的秘密。戚某便起了歹意,随后网购了与陈某同款的存钱箱,11月29日,当被告人戚某受邀再次到陈某家中玩耍时,趁陈某不备时,偷偷溜进陈某的寝室,戚某将事前网购的与陈某同款的存钱箱拿出“置换”了陈某的存钱箱,一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就此完成。戚某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能够瞒天过海,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就被发现了。

戚某在得知陈某报警后联系陈某先行退还了28211元,并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陈某对戚某的行为表示谅解。

经过法院审理,认定戚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室盗窃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考虑其具有自首、认罪认罚、退赔谅解等情节,判处被告人戚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六千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