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开学在即!这份收心指南,老师、家长、学生都需要!

暑假即将结束

很多孩子依旧沉浸在假期中

今天

小网为各位师生家长

送上这套江湖流传已久的“收心秘籍”

一起来看

↓↓↓

第一招

调时差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提前制定和开学后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模拟开学节奏,调节孩子暑假“放纵”的生物钟,将孩子的状态慢慢带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

点评:此招精髓在于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收心,先收“身”,把生物钟拨回开学节奏,身体作息状态“到位”是第一步。

第二招

做总结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通过整理照片、书籍、车票等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回顾假期生活,同时对照假期计划,盘点读书、旅行、交往等各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点评:此招的关键就是提醒孩子暑假即将结束。及时“复盘”,既给暑假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也给即将开启新学期的孩子打了一针“强心剂”。

第三招

定计划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找一个时间和孩子聊聊开学计划,例如新学期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新的学习目标、需要哪些帮助等,消除假期后的盲目感、失落感,达到“收心”的效果。

点评:此招讲究出其不意,让孩子直面新学期,可达到醍醐灌顶的效果。但此招“凌厉”,易引起反弹,配上“春风化雨”表情神态效果更佳。

第四招

谈学校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在日常谈话中,和孩子聊聊学校里的老师,提一提与孩子关系好的同学,唤起孩子在学校的美好回忆,激发起孩子潜意识里对新学期的兴趣。

点评:此招在“暗”不在“明”,讲究化“刻意”于“无意”。想要聊出学期新期望,得要聊得有技巧,有内容。提前和老师、孩子朋友的妈妈联系是“隐藏大招”。

第五招

备文具    

招式详解: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书店,陪孩子一起挑选新学期的书籍和文具,通过提前准备学习用品来营造开学的氛围。

点评:此招要的就是融即将开学的信号于日常,让孩子参与到准备开学的过程中,让孩子的心平静下来。

第六招

查作业  

招式详解:家长需要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避免孩子开学前夕挑灯夜战,草草应付。

点评:此招一出,基本偷懒耍滑无所遁形,可谓终极利器。这既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学校的负责。需要家长多花时间,多花心思。

虽然大家都明白

“收心”教育很重要

但在实践中

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小网这就来为您支招

↓↓↓

开学前,这10项准备要做好

开学前,家长们应该帮孩子做好哪些准备?

以下10项准备工作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结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习适应规律梳理总结出的,可供广大家长参考。

1. 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

2. 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对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3.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

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

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4. 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

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5. 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

新学期、新气象。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目标和计划,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要掌握哪一门新特长等。

目标和计划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可落实。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6.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

通过一个长假的分离,同学们之间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假期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7. 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和书店

开学前,时间尚能自主支配,家长们可以结合新学期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也可查阅和购买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也为新学期适当做些准备。

8. 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经过一个假期,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

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

但提醒家长,孩子提前预习要适度,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

9. 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

一些学校通常会在正式开学前,开展学生体检、心理调查、家长会等方面工作,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

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家校联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10. 置办开学装备

家长要帮孩子提前准备好新学期的学习必需品。

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置办几样新东西,如新书包,新文具盒等,提醒孩子要开学了,增强孩子对新学期的新鲜感,期待感。

教师必读指南

四个方面帮孩子收心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其实,学校任何教育活动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收心”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开学期间的教育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身的教学成绩。教师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收心教育:

1. 以身作则,率先“收心”

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精神抖擞,给同学们做榜样。教师自身要“收心”,率先从假期状态中调整过来,这样才能带领孩子们告别“开学综合症”,在新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 检查作业促“收心”

每所学校都要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完成作业是学生假期学习的主要形式,假期作业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有总结。否则,一些学生将养成应付假期作业的习惯。

开学后,教师要将学生的作业一一批阅,共性问题课堂上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要求学生将错题逐一更正,这不仅使学生纠正了错误知识、进行了复习,而且能使学生潜下心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学校可以布置作业展厅,把各年级假期作业分类进行展出,供学生参观。

3. 开展活动助“收心”

学校可以通过校会、班会、队会、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让学生了解收心的意义与方法,知道所在学校、班级、团队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假期收获汇报会、母校优秀学子报告会、励志故事会、理想信念主题征文、即兴演讲赛、学科竞赛以及“新学期我思考”心理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带学习上来。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学典礼、橱窗等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张贴催人奋进的新春寄语来鼓舞和激励学生,进行收心教育。

4. 精彩课堂引“收心”

开学初,教师课堂教学最为关键,教师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教学容量,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声音、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他们从对精彩的电视剧情和刺激的网络游戏的回想中吸引过来。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发放之际,为每位学生写下心灵寄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新学期,养成这10个学习习惯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新学期,这10个学习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

1. 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要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 演讲习惯

让孩子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3. 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一旦形成习惯,会终生受益。

4. 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 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就要培养定计划的习惯。

6. 预习习惯

学会让孩子自己看,自己想,感受学习靠自己的快乐。

7. 适应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一方面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也要适应老师,用不同的方式提高自我,与老师共同进步。

8.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自己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9. 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如何整理错题?找到同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10. 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孩子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

来源:河南省教育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