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水:构建万寿菊全产业链 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

以业态互融互促为路径,聚力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是清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塑造特色产业新优势,力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确定坚持以“旅游+”万寿菊、金银花等引领产业融合,培育康养、生态、文化、乡村和城镇旅游新业态,挖掘观赏、保健、体验等价值,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初秋时节,气温依然闷热,在清水县白驼镇万寿菊连片种植区,花浪起伏,蔚为壮观,群众在金灿灿的花海间来回穿梭,娴熟、麻利地采摘万寿菊,欢声笑语间一朵朵万寿菊被收入袋中,现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我每天能采摘150至200公斤,采摘比较容易,用点心都可以干好,种植万寿菊不光让我们的乡村变美丽了,也多了一份无风险的增收产业。”种植大户鲁双录扛着新采摘的一袋万寿菊边走边说。时下,清水县万寿菊已到第三茬采摘期,全县各乡镇正在全力以赴组织群众采收,日均采摘量可达2500吨。

今年,清水县按照“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功能定位,坚持兴产业、强工业,围绕构建六大产业板块,把万寿菊产业确定为要打造的10亿元级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产业链之一,着力培育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为打造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板块强基础。按照《清水县万寿菊全产业链建设2022年实施方案》,2022年,全县18乡镇236村285个种植主体种植万寿菊6.87万亩,年产鲜花10.3万吨,实现产值3.23亿元。到2025年,万寿菊年均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年产鲜花10.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为高质量按计划完成万寿菊种植任务,清水县坚持高位推动谋划产业布局,年初,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万寿菊全产业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统筹协调、种植规划、技术指导和督查检查四个工作专班,对万寿菊种植乡镇按重点环节、重点任务、工作要求进行动态技术指导和跟踪督导,全力把好育苗技术关、栽植指导关、产量交售关,避免了出现种植面积大、丰产不丰收现象,推动万寿菊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第一年大规模种植万寿菊,我们列出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县上主要领导按时间节点统一调度,全程参与督促,目的是让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发展万寿菊全产业链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做强特色产业的重要性,只有全县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下好打造万寿菊10亿元级全产业链的这盘棋。”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建斌说。

为达到全产业链发展目的,清水县积极引进了万寿菊种植技术成熟、生产加工工艺完善的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以该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实行规模化连片种植、集约化生产管理。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规划、育苗、技术指导,村集体合作社组织种植、田间管理,各涉及乡镇协助青贮点选址、鲜花交售,山东诸城外贸公司在清水注册成立加工企业负责收购和加工。

育苗环节作为万寿菊全产业链关健的因素之一,清水县在种子来源、育苗技术、育苗方式上都做了精心安排,统一在诸城外贸采购,色素含量达到20%以上品种,由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与诸城外贸育苗专家结成技术帮扶对子,全天候蹲点指导育苗工作,采取统育统供和自育自供两种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了集中栽植时节供苗需求。

“这样做就既可以完全把控苗木质量,也从源头统一了标准,提升移植的成活率,确保能有好的收成,同时也保障万寿菊品质达到企业收购要求。”清水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汪世昌说。

万寿菊作为全新打造的产业链,在主要的种植环节,清水县建立县乡村、各有关部门、专技人员联动包抓万寿菊产业发展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万寿菊田地指导育苗、移栽、管理,示范带动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县农业农村部门由3名班子成员分片、18名科级干部包抓18个乡镇,140名包抓技术人员实行挂牌作战;乡镇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蹲点包抓片区、村党组织书记包抓区域、镇村组干部包抓地块的“三包”责任机制和“支部帮抓、党员帮干、公司帮技”的“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在万寿菊苗木移栽、施肥施药、采摘贮存等关键节点做到行政技术指导双包制,确保万寿菊种植工作有人抓、能抓好、见效益。

清水县贾川乡阳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刘毛生说:“起初不想种,经过技术人员手把手的指导,栽植管理技术很容易上手,通过精心管理,当年就有收益,每亩可以采收3到4吨,收入3000多元。”

万寿菊产业作为全民产业,在育苗、栽植、采收的每个环节用工集中、用工量大,特别是在7至9月份采摘旺季,需用劳动力3万多人。为此清水县提前做好了万寿菊采摘劳动力用工预案,建立人力资源大数据中心,对各采摘点用工需求实时监测,依托乡镇工作站,及时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各乡镇按照采摘用工信息,积极与兄弟县区寻求劳务合作,组织人力资源公司开展外地劳务招聘会,通过包车、点对点运输方式把周边县区季节性劳动力输送到清水采摘万寿菊。各帮扶包抓单位也动员干部职工,以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帮助采收万寿菊。同时,设立民间资本采摘基金,开展万寿菊采摘周赛和月赛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万寿菊采摘。

“我们在全镇动员无法外出的劳动力、回乡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参与采收工作,人均每天可以收入90元,不出远门就可以挣钱,既满足了用工需求,又增加收入途径。”清水县永清镇副镇长巨鹏举说。

为确保万寿菊保产保收,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清水县2022万寿菊全产业链建设奖补方案》,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对万寿菊全产业链建设工作当中的育苗、种植、收购点、插秧机和核心试验示范区5个方向予以资金支持,并与保险部门协调,将万寿菊种植纳入“一县多品”农业保险范畴,对全县2022年种植的6.87万亩万寿菊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应保尽保,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万寿菊产业链不断完善。甘肃卉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在清水注册成立的万寿菊全产业链产品深加工企业,在清水县红堡工业园由该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设的万寿菊颗粒产品和油膏萃取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9月底前建成日加工500吨万寿菊鲜花生产线,年生产6000吨万寿菊颗粒产品,产值达到2亿元,11月底前建成日加工6吨万寿菊油膏萃取生产线一条,年生产叶黄素1亿克以上,年产值达到2.5亿元。同时,该公司在清水县的13个青贮点,以最低保护价格1200元/吨收购万寿菊。

万寿菊全产业链建设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清水丰富旅游业态增色添景,清水城区东郊东山梁是永清镇万寿菊集中种植区,也是该镇打造万寿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站在山顶,脚下是一片金灿灿的花海,远处绿黛下的清水县城尽收眼底,在万寿菊盛花期,游客每天成群结队到此处观光打卡,赏金色花海已成为清水县旅游的新名片。

“看到网上宣传的很火,特意带家人来此游玩,站在花海间,清风微拂,让人心旷神怡,赏花、拍照,可以尽享田园风光。”游客韩女士说。

目前,清水县万寿菊10亿元级全产业链已构建起“育、种、管、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下一步将继续强化技术支撑,推广标准化规模生产,推进产业经营,深度开发利用,提高终端加工产品竞争力,促万寿菊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六大特色产业板块”,加快推进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注入新动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