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受“800度”的手工艺,家门口的“泰伯大学堂”结课啦!

【看苏州专稿 文/朱晓倩】

多重上色,再在800度的高温下多次烧制,最终发出夺目的光彩……今天(8月24日)下午,在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富强社区,随着一群孩子们进入珐琅工艺的奇幻世界,由苏州市文联、市文艺之家文艺志愿者团队推出的“家门口的泰伯大学堂”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迎来这个暑期的最后一课。

从8月初起,“泰伯大学堂”累计走进8个社区,开设了16堂课程,围绕缂丝、苏扇、核雕、苏绣等非遗技艺,展开一堂堂沉浸式的非遗体验课,带领孩子们追寻传统经典与华夏大美。

处暑后,暑气止。在连续多日的高温后,今天的苏州迎来了清凉。但走进富强社区的妇女儿童活动室里,却迎来了800度的“高温”。

“会不会烤糊了呀?”“我的颜色怎么变啦?”下午一点半,十多位孩子正围绕着珐琅手艺人黄一兰,看着自己的作品在高达800摄氏度的高温炉里烤制,兴奋地等待着珐琅“出炉”。

一下午近3个小时,随着黄一兰深入浅出的教学,孩子们进入了奇幻的珐琅世界。研磨釉料、填补颜色、八百度高温烤制、砂纸打磨,在黄一兰和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着珐琅铲,为素色小马填上缤纷的色彩,再通过多轮烤制,完成了内填珐琅的制作。

黄一兰介绍,温度在珐琅工艺中就像一个色彩大师,决定了珐琅最终的成色。800多摄氏度的高温可以让珐琅融化,经过反复的融化和自然冷却,珐琅可以逐渐形成具体的颜色。最终,各种制作精美、用粉色丝带串起来的珐琅手链呈现在眼前。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珐琅,今天觉得原来还有这样多彩又奇妙的非遗项目。”13岁的吴欣怡就格外喜欢今天参与的这堂体验课,一直在反复打磨着自己的成果。


作为“泰伯大学堂”的特聘教授,黄一兰欣喜地看着孩子们展示手中的作品。她向记者介绍,珐琅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完全由人工制作,每一件都不可复制。“今天孩子们虽然只是小小地体验,但在每一个人手中诞生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金丝为线勾华彩,矿物着色见真章。”珐琅工艺是将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艺术品,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施釉方法和胎体的不同,分为掐丝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透窗珐琅等。

黄一兰介绍,事实上苏州和珐琅的渊源颇深,早在雍正时期,画珐琅工艺传入苏州,苏州成为除了北京、广州之外,第三大画珐琅的生产基地。此外,一般人更为熟知的珐琅种类为铜胎掐丝珐琅,也就是俗称的景泰蓝。

已经接触珐琅近10年的黄一兰乐于通过“泰伯大学堂”,把传统手工艺带到孩子们的身边,在他们心里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制作珐琅讲究由浅至深、由暖至冷,每上完一个色系,就要放入炉中烧制,直到达到期望的颜色为止,不存在一气呵成的说法。这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

“在刚刚装修一新的妇女儿童活动室里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深受家长们的喜欢!”富强社区党委书记张玲告诉记者,今天除了下午的珐琅制作,上午还有孩子体验了苏绣制作。“很多孩子对于非遗文化只是概念上的认知,缺乏实践机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自己动手了,方能发自内心热爱传统文化。”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暑期起,“泰伯大学堂”依托泰伯庙及各手工艺工作室等,由多位手工艺大师、传承人、工艺美术师作为特聘教授,面向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免费体验学习的课程,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学习苏州手工艺,同时也不断继承弘扬泰伯至德精神。

今年“家门口的泰伯大学堂”项目还将举办“家门口的创意市集·2022泰伯庙会”“家门口的泰伯文化SHOW‍”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泰伯文化、江南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精神辐射到老百姓的生活空间,营造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苏式生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