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70岁老爷爷因为一句话进山采野枣 只为还原陌生女孩儿时记忆

8月17日,西安卖猕猴桃的70岁爷爷黄养生在蓝田县城的集市上碰到了年轻女孩小田,只因为小田一句“怀念小时候山里野枣的味道”,黄养生第二天清晨5点从家出发,在山中满是刺的枣树上为小田寻找野枣。 “ 我不去不行。那天专门让小姑娘给我留了电话,说摘到野枣就给她送去,我不能说话不算数。摘完野枣回家之后,就给她打了电话,说第二天就送去。”黄养生说,见到小姑娘之后,我和她说枣是我亲自摘的,可以放心吃,还有一袋金银花可以泡水。小姑娘要给我钱,我说直接拿走就行,做事儿就图高兴。过几天等八月炸下来了,我再进山给小姑娘摘点儿,那东西也是野生的,很甜。

黄养生幼时家贫,12岁时父母离世,留下了哥哥和黄养生,只有一间遮风避雨的柴房,13岁起他便跟着村里大人步行35公里路去灞源担木头。后来有了自己的田地,但他感觉种地不能养活自己,就去做小生意。他说,近几年一直卖水果,他熟悉所有水果的进货渠道。

以往,黄养生都去蓝田许庙进货,市场的老板们十分信任他。“他们经常说,要是我手头暂时没钱,可以直接装走一车松子、水果,等钱赚回来后再还给他们,但我不愿意,有多少钱进多少货,绝不欠他们的钱。”黄养生回忆。

黄养生整整攒了两年钱,凑齐6700元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大概一个多月前,我带着钱去买车的时候,老板说,要是这钱还有其他用处,之后再给他也行,我坚持钱货两清,没钱不买车。” 成为“有车一族”之后,黄养生起得更早了,他不再去许庙进货,将生意转向了渭南山里的野生水果。黄养生说:“在村里卖水果7点前回来就行,但要是想去蓝田县城,就得5点从山里回来,去晚了就没顾客了。”因此,他必须在凌晨3点前出发,骑车赶往50公里之外的渭南摘果子。

如今,黄养生靠着卖水果,每天能赚50-60元。“年龄大了,干不了啥活,就想找个事儿养活自己。” 在邻居眼里,黄养生一直是个不服老的人。“别人骑三轮摩托车50迈顶了天,我经常骑到60迈。别人都劝我,说我年龄大了该骑慢点,但我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个速度,慢不下来。”黄养生说。

8月22日晚,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女孩田倩。8月17日早晨,田倩照常去早市逛,看到一位老爷爷在卖猕猴桃。“一看就是山里野生的猕猴桃,我打算买点。想起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摘山上的野果,我就与这位老爷爷多聊了几句。” 田倩说,自己当时问了这位爷爷一些“摘这些猕猴桃累不累”之类的话,聊着聊着就忍不住说起自己的爷爷,“我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摘野枣,特别好吃!”卖猕猴桃的爷爷说:“那爷爷回去你给摘点,下次给你带来。”以为只是一句客气话,田倩也没当真。

8月20日早晨,田倩再次去早市时,看到上次卖猕猴桃的老爷爷看着她。 “我走过去,老爷爷拿出一袋新鲜野枣给我,当时我特别感动,就拍视频记录了下来。” 田倩说,“没想到老爷爷把我随口说的一句话记在心里,我要给他钱,他怎么都不要,还说‘你要是给钱,我就不给你枣了’。”田倩说。 她1995年出生,西安市蓝田人。她的爷爷奶奶如今还住在农村老家,爷爷今年已经80岁了,还会在老家种些蔬菜瓜果送给孙女吃。老爷爷质朴的行为让田倩深受感动,她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发布在某视频平台上。“没想到火了。”田倩说。田倩准备买些东西送给老爷爷,她因为工作上的事要赶到别的城市,“希望下次回去能见到老爷爷,给老爷爷送些东西。”

来源:华商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