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4名作家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创历史最佳成绩

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来自江苏的韩东、庞余亮、何平、竺祖慈等4人,分别凭借《奇迹》《小先生》《批评的返场》《小说周边》获奖。这也是历届鲁迅文学奖中,江苏作家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届。

记者从江苏省作家协会了解到,获奖名单公示后,省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向省作协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我省在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取得的好成绩和新突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此次获奖的4名作家,来听一听殊荣已至,他们最新的获奖感言。

韩东《奇迹》,获得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韩东出生于1961年,是中国当代汉语文学界重要的诗人、作家之一。《奇迹》是韩东诗歌创作的最新成果,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125首诗歌新作,曾被他视为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部。

得知获奖时,韩东正在为一部中篇小说奋笔疾书。这两年,他将创作的视野从诗歌扩展到小说上面去,没有孰重孰轻的概念,诗歌也在一直写。谈话间,他跟记者聊起关于近来关于新诗创作的争议,韩东说:“评价文学作品,可能没有标准的定义,但当下读者有基本的判断。”对于此次获奖,他确实感到意外,“我写了四十年诗,现在获奖了,不意味着我之前的写作是无效的,还需再接再厉。”

庞余亮《小先生》,获得本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庞余亮,1967年出生,现任靖江市政协副主席、泰州市文联主席。从扬州师范学院毕业后,他曾在兴化沙沟镇当乡村教师,一直到33岁离开。

《小先生》这本书就是以那一段教师生活为蓝本所创作的。庞余亮从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开始,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用文字留下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瞬间。

接受记者采访时,庞余亮说,《小先生》是他15年乡村教师生活的总结。他能从这本书的反复修改中获得能量,那是生活和文学的双重能量,“写作令我摆脱了乡村生活的沉闷部分,抵达的是轻盈和明亮的部分。(这次获奖)也不完全是意外之喜。《小先生》出版之后,获得了好多荣誉,包括入选2021年好书。”

何平《批评的返场》,获得本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何平,生于1968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批评的返场》收录了他从2017到2021年主持《花城关注》栏目的总评,对文学中的县城进行详解。何平认为,文学里,“没有县城,万万不能”。

何平说,《批评的返场》是他这四五年批评实践的一个总结,未预先想到获奖的事情,“鲁迅的文学批评不是狭隘的审美意义的批评,他强调文学批评和公共生活的关系,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就是鲁迅这样在人间、在现实、在时代的文学批评。”

竺祖慈《小说周边》,获得本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竺祖慈出生于1949年,退休之前是译林出版社副社长,是一名资深日本文学编辑、译者。他此次获奖,实现了江苏作家在鲁迅文学奖上“零”的突破。《小说周边》收录了日本著名作家藤泽周平的晚年散文,集乡愁、童年、师友、日常风景等主题为一体,可谓是藤泽周平文学世界的导览图。

8月25日下午,确定获得鲁迅文学奖后,记者联系到竺祖慈。他告诉记者,“很意外,真的没想到。”2009年,他就退休了,但之后又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了六年,2015年正式离开岗位。也是那时候,回家开始翻译《小说周边》,“当时我已经66岁了,所以这次能获奖,就更加意外了,因为我想着,这个奖项应该是颁给年轻人,颁给那些还坚持在翻译道路上的中青年。”

资料显示,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旨在奖励优秀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创作等,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编辑:秦小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