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文化赋能为群众幸福生活增光添彩

虎印记主题展

文化旅游是高密的特色所在、潜力所在。今年以来,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打造“崇文乐游、润心惠民”品牌为引领,以“走在前、开新局”为定位,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打造“高品质”文化,提升“新温度”民生,努力为群众幸福生活增光添彩。

公共文化服务提品质

“节目很精彩,非常喜欢这样的文艺演出,希望以后多多举办,丰富高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7月27日晚,市民王女士正在观看高密市“凤城大舞台·生活更精彩”才艺大赛展演,现场300多名市民群众共享文化惠民盛宴。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增强群众文化服务感知率、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抓手。今年,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探索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组织30多支社会队伍,创新举办“凤城大舞台”原创作品擂台赛,趟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新路子。精心复排3个茂腔大戏,现代戏《小迁大建》完成创排,纪录片《茂》获省级评选一等奖。举办连环画展、虎印记主题展等沉浸式展览20余场次。按照“一镇一节”思路,线上举办梨花节,线下举办非遗艺术节、小麦节、龙潭文化节等群众性节会,得到各级高度关注、引来群众热情参与。

“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文脉的表达场域。为此,大力推广“公办引领、社会共建”文化空间建设模式,新建改建“颜值”和“气质”兼具的5个图书馆分馆、3个城市书房。打造方圆美墅小区集成文化空间,为各级相关工作现场会等提供现场。冯家庄书屋管理员李济远事迹作为全国唯一、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开场展示,冯家庄书屋工作被《人民日报》报道,被文旅部《每日舆情》刊发,为潍坊赢得了荣誉,被市文旅局通报表扬。

传统文化两创提效益

高密文化底蕴深厚,拥有1万多件文物、140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其中剪纸入选人类非遗代表性名录,剪纸、泥塑、茂腔、扑灰年画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名遗”既是城市的名片,也是活化利用的优势资源。

2019年以来,山东大学对前冢子头遗址地表调查时,通过采集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鼎足、鬶把手和大量龙山、商周时期陶片等分析,推断该遗址应是一处以周文化为主、延续使用数千年的古代聚落遗存。今年,前冢子头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课题,文化和旅游部门全力配合保障项目开展,通过调查勘探新发现,为探讨西周时期周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分布、互动关系提供了线索。同时,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33处地块2400亩建设用地开展考古调查勘探,数量在各县市区最多,为新上重点项目开工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非遗保护依靠人民、保护成果惠益人民。探索、总结和推广党建+非遗及非遗+文明实践、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扶贫等多元融合,创新非遗在社区活态传承,推动非遗传承见人见物件生活。其中非遗特色学校发展到14个。潍坊市在我市召开非遗在社区工作推进会议。以非遗手工艺项目为主体,全力培育和打造“潍有尚品 高密好礼”特色手造品牌,发展4大主题50余个门类手造产品。1个项目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8个项目入选“潍有尚品”,7个项目入驻首批省内高速服务区。

红高粱小镇“非遗一条街”

优势品牌创建提层级

如何做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文章,加快将高密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列入今年文化和旅游的重点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服务至上理念,顺应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势,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努力为产业发展增活力、添动力、提效力。突出建设过亿元项目、发展A级景区为重点,全市续建7个、新建2个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坚持文旅深度融合理念,打造了红高粱小镇“非遗一条街”、泥塑产业园园“非遗体验客厅”、五龙河景区“非遗研学院落”,形成非遗静态展示、动态展演、活态传承、多态活化的新型景区空间,按照讲好“文学故事、民俗故事、当地故事”的理念,采取“专业演员+民间艺人+当地居民”的演艺团队模式,培育了《高粱红了》《颠花轿》等一批互动性强、叫好又叫座的演艺作品,形成常态化演出制度,实现了“演艺在景区”。红高粱小镇获评省特色小镇、省级研学教育基地、省“十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称号,红高粱抗战馆被评为省级红色研学基地。挖掘市场消费潜力,举办文旅购物节,组织21家企业参加各级消费季活动;各景点景区对中高考学生免费或优惠入园,形成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生态,6月以来接待游客同比去年实现正增长。

文旅口碑,离不开推介营销。广泛发动各方力量,采取社会+专业、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以矩阵推介扩营销,成为今年以来文旅宣传新亮点。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新华社、人民网客户端等中央媒体纷纷点赞高密文旅元素,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高密手造项目、文旅频道在天气预报时间滚动播放高密景区短视频。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还把叫虎带上了中央电视台,有力提高了高密市文旅的辨识度、美誉度。

(供稿:高密市文旅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