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交通赋能数字经济、实体经济“齐步走”

产业集聚发展,对外开放是关键。近年来,宿豫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以更高质量建成“开放宿豫”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我们公司主要做电商店铺装修设计,过去在政府免费提供的办公场地办公。这两年公司快速发展,决定把场地让给更需要的人,认真研究之后,公司搬迁到宿豫区,这边做电商的企业很多,吸引了很多电商配套产业人才,很容易招聘到公司发展需要的员工,而且交通特别方便,从办公室出门到高铁站用时四十分钟左右,接送客户等都很便捷。”谈起搬迁到宿豫区盛祥大厦办公的理由,今年32岁的残疾人创业者姜玉河娓娓道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近年来,宿豫区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六大工程”,即铁路交通“南通北联”工程、高速公路“优化联网”工程、国省干线“乡镇覆盖”工程、快速交通“系统完善”工程、内河水运“能力提升”工程、运输机场“填白补齐”工程,构建外联内通综合交通运输新格局。预计到“十四五”末年,宿豫区将同时具备公路港、水路港、航空港、铁路港等交通枢纽。

道路通,百业兴。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城区、乡镇一个都不能少。宿豫区全力做好“农村公路+”文章,将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农房改善、物流、党建、文化六个方面深度融合,通过持续实施宿豫“幸福大道”农村公路网络布局,打造具有经济性、生态性、和谐性、服务性的“美丽农村路”,优先建设特色产业沿线道路,通过更优美的乡村环境,助推“开放宿豫”提档升级。

“有281家商户入驻我们运营的‘宿迁市阳光采购平台’,平台为全市751家学校、42家公立养老机构、62家机关食堂和社会餐饮的食堂食材提供配送服务。截至目前,平台交易额突破29.4亿元。”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江苏泽众惠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臧强正在查看“宿迁市阳光采购平台”的交易情况,提起公司在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产业园区)的发展成果,臧强意气风发。

近年来,宿豫区立足区域特点,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数字金融、科技服务相关产业,吸引数字经济企业落户宿豫。为了更好地向企业提供政务服务,产业园区打造“企快快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可提供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批量注册、批量办税、批量注销等综合服务。产业园区还出台面向数字金融、信息技术、科技服务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吸引相关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打通财政保障最后“一公里”。

产业园区通过创新实施“无界”党建,打造智慧平台管理系统,围绕企业发展难题,从政策引导、企业减负、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企业不占股份的“合伙人”、成长壮大的“引路人”,着力打造有温度、有认同、有口碑的服务品牌。设立企业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政务代办、政策辅导、非公党建等专业化企业服务,解决产业园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产业园区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也在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位于工业园区的百威英博(宿迁)啤酒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美元,占地面积500亩,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总体规划年产啤酒100万吨,已投产部分2022年预计全年实现销售额超30亿元,税收超2亿元。

工业园区在企业招引上着重“专、精、特、新”,利用好现有企业基础和产业体系,重点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确立招引对象,逐个项目制定招引方案。根据产业特点,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实现入园投资企业“拎包入驻”。

改革不停,开放不止。宿豫区以交通大提升打造更便捷的对外开放高地,以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作为对外开放桥头堡,推动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同步发展。(丁遥 杨群 韩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