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严打五类非访行为 缠访、闹访、进京非访将担严重法律后果

依照法治精神,公民信访必须以法律为准则,依法通过正常途径向有权处理的部门表达合理正当诉求。然而,现实中有些信访人却违反信访程序规定,以维权为名,到省进京越级上访,扰乱信访秩序、挑战法律权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当前,各地警方正对非访、缠访、闹访以及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不久前,山东某地孙某、吴某某反映退休补贴等问题,在相关部门已出具处理意见并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情况下,拒不通过合法途径主张自身权益,反复以同一事由到各级信访部门缠访。2022年8月,孙某、吴某某伙同另外三人到国家信访局越级走访,以访施压,其违法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之后,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孙某、吴某某分别给予行政拘留八日、七日的行政处罚,同行另外三人也被依法批评教育。

在该案中,上访人不仅缠访、无理取闹,而且还违规进京上访,突破了法律的红线。在实际信访中,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信访工作条例》规定,做到依法、逐级、有序。任何形式的缠访、闹访、集访、越级进京访以及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无视法律尊严、跨越法律底线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其实,在最近网上的几起非法信访中,像上文中孙某、吴某某的做法尚属一般性违规,而更为严重者甚至会被处以刑事处罚:某地街道居民苏某某于2020年12月14日、2021年8月26日先后到国家信访局恶意登记上访,并多次通过拨打政务服务热线和发布微博信息,制造不实信息诬告陷害他人。2022年7月29日,苏某某因涉嫌诬告陷害,被当地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等待他的,将是严肃的刑事追责。那么,信访人都有哪些行为涉嫌严重违法,存在被刑事追责、判刑入狱的风险呢?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形:

(一)专门在国家重大节日、活动和重要会议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赴省或进京,在非信访场所表达诉求、滋事扰序的。

(二)去省进京实施相关违法信访行为,以访施压,情节严重的。

(三)煽动、教唆、组织、策划、指挥实施和积极参与非法聚集,与其他利益群体串联“抱团”,实施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多次到特定场所表达诉求的。

(四)曾因违法信访行为被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后,继续在信访过程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

(五)信访问题已经解决或者信访案件已经依法终结,或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已经依照政策、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的,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到各级信访部门缠访闹访的。

归纳起来讲,性质严重者都有两个特点:诉求不合理;途径不合法。当前,P2P网贷、互联网理财等民间金融产品中的部分维权投资人,在维权中尤其应当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定要避免因对法律和投资理财产品的无知而犯下不必要的错误。许多理财产品本身是合规的,并没有触及法律红线,投资人在投之前本来就应当对投资风险有充分恰当的认识,选择和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而如果所投产品因种种不可抗力发生逾期兑付甚至无法弥补的亏损,投资人首先要明确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在此基础上,应当寻求诉讼、催款等合法途径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不是通过非访、缠访、闹访能违法方式表达“本息全回”等事实上并不合理的诉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