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黄河之畔非遗薪火相传

来源:中国文化报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8月25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作为黄河下游的重要城市,山东济南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非遗资源尤其丰富。近些年,山东济南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黄河文化弘扬结合起来,根据非遗工作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非遗项目扎根百姓生活,实现活态发展,有效助力当地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山东济南非遗研学体验活动 苏锐 摄

公共服务阵地变身传承课堂

济南市文化馆是泉城传承非遗、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市文化馆立足阵地优势,创新开展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非遗传播活动,得到百姓认可。

8月7日,“传承非遗 乐享暑期”2022年济南市暑期非遗传承第四期体验活动圆满结束。济南市80名青少年分别体验了济南面塑、社火脸谱、糖画艺术、济南皮影戏4个非遗项目,并获得由济南市文化馆颁发的“小小非遗传承人”证书。

活动现场,济南面塑、社火脸谱、糖画艺术等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深入浅出讲解非遗知识、现场展示经典非遗作品、手把手教授非遗技艺等方式,向体验者展现济南市非遗的独特艺术魅力及其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激发大家学习、传承非遗的浓厚兴趣。

来自济南市槐荫区的中学生刘建潍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体验社火脸谱这个非遗项目,感觉既有趣又有意义,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增加了非遗知识,收获很大,下次活动我还要参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非遗传承应该重点关注的群体。”济南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济南市文化馆将进一步拓宽济南市非遗保护传承渠道,全面推进非遗扎根基层,有效增强济南市非遗在广大市民中的影响力,营造保护非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

传承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8月22日,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文祖南村的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马友谊接待了来访的研学团队。“今年暑假比较忙。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来研学的主要是济南市区的孩子,但是人数也非常多。”马友谊说,如今,他的葫芦文化研学基地有葫芦文化博物馆和葫芦种植园,还有手工艺人现场教授葫芦雕刻技艺,孩子们非常喜欢。

近些年,在发展研学游的同时,马友谊注重非遗技艺传承。“因为葫芦雕刻门槛比较低,只要有耐心、坐得住,一般想学都能学会。”他说,现在他的葫芦雕刻工坊每年创新设计一批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作品,比如灯具、香薰、笔筒等,为当地上百位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务必拿出过硬举措,方能取得实效。近年来,济南把非遗精准扶贫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软文化”啃“硬骨头”,有效激发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山东济南自2017年起建立市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库,每年评审5个项目纳入项目库,给予连续两年资金扶持,目前项目库已有20项,纳入国家级、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库分别为2项、7项。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均纳入扶持计划,如商河老粗布、孝里米粉、桥式木作等一批特色鲜明、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得到扶持发展,成为济南带动乡村振兴的品牌项目。

聚焦时代,搭乘数字经济快车

非遗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不断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扩大影响力。

近些年,济南大力推动非遗走上“云端”,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展示交易平台。比如,当地举办非遗传承人电商知识培训班,100余位传承人提升了网络销售技能。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济南市文化馆等单位,定期开展线上非遗直播活动,在直播间里对济南皮影戏、锡雕、泥塑兔子王等非遗项目进行多方位展示。广大网友跟随主持人的脚步,参观一个又一个的非遗展位,与一位又一位的传承人进行“云端”互动,隔屏了解各类非遗项目的“前世今生”,深切感受到济南非遗所承载着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记者苏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