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党建“聚合力”社区“添活力”

“人上了年纪,像风湿病、冠心病、胃溃疡、哮喘这些老年病也多了,每年都要住上好几次医院,儿女不在身边,多亏了社区和志愿者们。”迎宾路社区73岁的张秀兰老人告诉笔者。

这是玉门市新市区街道用心、用情、用力构筑起“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结对帮扶”常态化为民服务机制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玉门市新市区街道坚持社区“大党委”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解决辖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项,凝聚起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建联盟·服务连心”党建品牌。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组织开展孝老爱亲、好人事迹等各类讲座19场次,参与群众达1300余人次,通过邻里一帮一、多助一等形式,帮扶辖区困难、孤寡老人30余户,走访、帮扶困难党员110多人。

常态化为民服务机制的有效落实,要得益于街道“五级”网格管理体系的建设。

新市区街道将辖区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格、83个三级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83名,楼栋长423名,单元长1171名。同时,建立“信息收集一分流交办一日常督办一处置办理一结果反馈一工作考核”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楼栋长、“两代表一委员”、退伍军人、物业、党员义工、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最大限度推动治理重点向基层下移、触角向前沿延伸。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激活街道社区治理的“一池活水”。

在增强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方面,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越发突出。街道党工委结合“一核引领多网融合五化共推”工作的实施,全面落实党对城市治理的全面领导,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消污洗土·全民洗尘”“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环境卫生整治”等专项行动,以“常态化”助推精细治理

(王虎  王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