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城南街道4个小区获评202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日前,城南街道世涛天朗小区、新汇园小区、金隅观澜时代小区、昌盛园一区小区获评202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城南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做实做细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把垃圾分类做地更好?城南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是怎么“炼成”的呢?今天咱们就走进小区现场看看。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早上天刚蒙蒙亮,金隅观澜时代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张先生便早早地等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前。不一会儿,一位老奶奶拎着一个塑料袋走来。“大妈,您的垃圾我帮您看看。”“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得和厨余垃圾分清楚。”张先生一边说,一边替她把垃圾重新分好。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成立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天对垃圾桶站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点。”金隅观澜时代小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还通过设立垃圾分类宣传栏,张贴垃圾分类红黑榜,公示垃圾分类桶站示意图等方式,让居民耳濡目染。并通过相关奖励机制,激励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去,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

和金隅观澜时代小区一样,世涛天朗小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作用,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责。依托党员报到机制,组织和发动自管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以党建“红色”力量引领垃圾分类“绿色”新时尚。目前,每周桶前值守活动不仅调动了辖区在职党员参与服务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还带动了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社区治理中来,推动社区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

多措并举 宣传动员

提着袋、端着盆,一大早,新汇园小区李女士走出家门。袋里是塑料包装的废纸巾,盆里是茶渣果皮碎骨头。路过收集点时,她熟练地将盆里的茶渣果皮倒入厨余垃圾桶。

李女士坚持垃圾分类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以前,居民把垃圾囫囵一装,随手丢弃,汤汤水水洒一地。”回想起从前垃圾不分类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困扰,李女士就开始琢磨如何进行正确分类,主动报名进行桶前值守,帮助大家正确分类。

“多变少,大变小,干湿分离最重要。”李女士将自己的“小妙招”分享给大家:在厨房水池里放个过滤盆,平时择菜、切水果、倒茶水,直接将湿漉漉的渣滓倒入盆里,滤掉水分,便捷又高效。不少居民都借鉴了她的“厨余垃圾分类法”。

近年来,新汇园小区一直将垃圾分类作为社区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就桶站值守、环境卫生等事宜进行协商讨论。同时通过社区“两委”干部每日对垃圾桶站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呼吁居民代表和群众进行桶前值守、在党员E先锋内发布“招募令”,招募党员和在职党员,呼吁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多种方式,营造“垃圾分类你我同行,街道环境大家维护”的垃圾分类氛围,让居民均能由“不懂分类”“不会分类”转变为“主动分类”“坚持分类”,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引领者,共同营造环保美丽的绿色家园。

健全设施 方便分类 

高颜值、智能化、自动感应门......日前,在昌盛园一区小区,这种新型的垃圾分类桶站房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这种环保型的垃圾分类桶站,不仅外观简约干净,分门别类,而且在投放垃圾时,闻不到一点儿臭味。

为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促进垃圾分类习惯持续养成,昌盛园小区一区对4号楼东侧垃圾桶站进行了升级改造,相较以往的垃圾桶站,新型智能垃圾桶站,集垃圾分类回收和便民服务于一体,更加方便居民操作和完成分类投递。“这个‘智慧桶站’没有气味,操作也很方便。以前所有的垃圾都放在一起,现在知道什么种类垃圾可以回收了。”居民严女士告诉记者,桶站还配有智能照明功能,居民在夜晚投放垃圾时,设备便能感应照明,离开时将自动关闭,既方便居民又节省能源消耗。

接下来,城南街道将总结生活垃圾分类好经验、好做法,以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为发力点,在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强化日常运行管理、提升居民精准分类准确投放等方面,打造可复制的示范典型,全面促提垃圾分类,让居民更满意、社区更宜居。

图文/尚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