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党建引领家风建设,百年古村换新颜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记者 谭好/ 龙宗红

初秋时节,微风轻拂,驱车行驶在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干净的乡村道路上,摇下车窗,目之所及,道路两侧的池塘里一片片荷叶在碧波中随风摇曳,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娇艳欲滴,不远处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一面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家风家训文化墙与整洁的村庄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美丽乡村画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坪村人,今年68岁的贺爹爹看着村庄如画般的景色,忍不住感叹:“以前村里的道路又窄又弯,家门前也都堆满了柴草和垃圾,真是脏乱差,现在村里环境变美了,路也宽了,水也清了,住着可舒坦啦!”

而天坪村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天坪村坚持党建引领家风建设,狠抓基层治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带领全村村民走上了“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的新道路。

党建引领家风建设,助力基层治理结硕果

天坪村现有21个村民组、624户,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历史厚重,该村白玉堂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晚清名将曾国荃、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的出生地。

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天坪村以党建引领家风建设,创新“555”管理法和“6938”工作模式,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天坪村更加文明、百姓更加幸福。今年7月底至8月初,娄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志成,娄底市妇联主席李力先后带队来到天坪村调研家风建设与基层治理、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等工作。看到天坪村一派和谐文明的景象,肖志成对该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传承耕读家风促基层治理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娄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志成(左一)在天坪村调研。

肖文胜介绍,“555”管理法是以5个党小组为旗帜、5个村干部为示范、5个网格为主力的战斗群。“6938”工作模式则为一是6步走工作模式,矛盾纠纷处理按村民小组、网格、党小组、村委、辅警、村民代表大会步骤处理,做到小事不岀网格,大事不岀村,矛盾不上交的村级治理模式。二是创新9项治理机制,建立“网格化服务、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排查、网格化台帐、网格化受理、网格化协调处理、网格化跟踪督办、网格化回访问效、网格化奖惩考核”等制度。三是三个坚持,坚持在思想上重视德孝文化,坚持在生活中践行德孝文化,坚持在工作上推进德孝文化。四是八本村训,社会治安以群防群治为本、邻里关系以和睦互助为本、迎宾待客以举止文明为本、事亲养老以得其欢心为本、家教家风以耕读勤俭为本、村容村貌以整洁宜居为本、基层治理以联系服务为本、乡村振兴以致富奔康为本。

“以前村里穷,村民都是靠天吃饭,虽然爱学习的氛围浓厚,但大家的生活负担很重。而且有些村民素质不高,生活习惯不好,光是乱扔乱丢现象就很严重,所以当时乡村治理挺困难的。”肖文胜坦言,刚开始担任村支书时,他压力颇大,村里的情况是“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全。”为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天坪村建强村支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大村干部和村里能人培训,结合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出“555”管理法和“6938”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村里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如今,天坪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村容村貌、村风民风焕然一新,讲孝道、重德孝、兴孝风蔚然成风,呈现出人人争当“最美个人”“最美婆婆”、家家争当“最美家庭”“最美邻里”的可喜局面。村民相处融洽,连续多年无信访案件发生。2020年,天坪村被评为双峰县美丽乡村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基层治理示范村,2022年被评为娄底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天坪村风景美如画。

传承家风家训,百年古村吹文明新风

天坪村历来崇尚耕读文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全村读书学习氛围浓厚,家家有书房,户户书对联,百姓有族谱。天坪村党总支书记肖文胜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以来,全村累计400余人考上大学,20余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目前有专家、教授10余人,在全国各行各业建功立业。

“一百多年前,曾国藩留下了‘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家训。曾国藩认为,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只要能守住这八个字,就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人家。而曾氏家族的八字家训也影响了我们村乃至整个荷叶镇一代又一代的父老乡亲。”肖文胜说,天坪村家家户户传承和践行耕读家风、八字家训,营造出了民风淳朴、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的乡风氛围。

因受良好家风文化的影响,在天坪村,优秀家风家教典型家庭更是比比皆是。栗子组86岁高龄老党员李玉吉,从小受父母和身为革命烈士外祖父的影响,一生为人正直,爱党敬业。1988年,李玉吉从湖南某军工单位退休回村后,便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全村党员讲党课,讲家风家教,并带头做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获得了全村人的敬重。李玉吉不仅严于律已,对子女及孙辈更是要求甚严,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孙后辈个个有出息。每逢节假日,儿孙们回老家团聚时,李玉吉总不忘唠叨几句,叮嘱子孙们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做人民的好公仆。

修订村规民约,“约”出群众幸福生活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天坪村科学修订村规民约,将德孝文化创建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精神、风俗习惯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规民约修订的积极性。

“发挥乡贤力量提升乡风文明,传播耕读文化焕发德行光芒……”阅读天坪村村规民约,记者看到,该村规民约包含了家风家训、社会治安、保护历史文物、村风民俗、邻里关系、环境卫生等内容,使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约”出了文明好乡风。该村还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好人好事积分制,促使村民思想和习惯有了大转变,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得到提高。

“有了村规民约的制约,村里红白喜事没有大操大办的铺张浪费现象,婚庆也没有了高额的彩礼。”肖文胜介绍,天坪村成为了双峰县首个实行禁放烟花爆竹的示范村,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听不到烟花爆竹声,每年不仅为群众节约开支上百万元,而且环境更宜居,空气更清新。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全体村民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普遍提升,邻里之间多年的恩怨化解了,打架斗殴的事情消除了,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再也激不起矛盾和仇恨的火花了,不文明现象没有了,涌现出了一批最美家庭、文明卫生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先进典型。2019年,该村村规民约还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村规民约。

环境好了,村民素质高了,依托耕读文化优势,天坪村在近几年也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将农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村里许多村民都靠乡村旅游吃上了“旅游饭”,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收入还不错,旅游旺季的时候,来吃饭的客人需要提前预定,有时候还要排队呢。”站在自家农家乐门口,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村民吴春香心里乐开了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