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碚“以火灭火”!气象人“借”了把关键的东风!

“重庆,雄起!”

“灭了灭了,终于灭了!”

8月25日23时许

欢呼声响彻缙云山上空

这是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

突发山火的第五天

经过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

山火明火得到有效封控

在这场与山火的拉锯战中

“以火灭火”的方式

助力实现了阶段性胜利

而“火攻”的实施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气象服务至关重要

缙云山救援人员 图片来自网络

这场在互联网上

引得全国人民关注的山火

发生在山高坡峭的缙云山

由于前期出现罕见持续高温干旱

加之地形特殊

山火扑灭难度非常大

8月25日

火势已经蔓延到

人们提前砍出的隔离带

这是这座城市最后的屏障

很多人并不清楚

在缙云山上

已迎来关于这场山火的

最终决战时刻

气象技术人员正在根据火险点的变化搬迁移动气象站 供图:北碚区气象局

时间回到8月21日

接到火情后

北碚区气象局立刻组建

现场气象监测服务组、后台预报服务组

和人工增雨作业保障组

全局职工立即就位,各司其职

然而,由于云层稀薄

当地迟迟没有出现

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条件

北碚区气象局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供图:北碚区气象局

既然,以水灭火的

思路行不通

还有什么自然之力

是可以借助的吗?

北碚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在线上及时汇报情况  供图:北碚区气象局

8月25日18时

“北碚气象支部”微信群里

后台预报服务组的预报员传来

缙云山山顶气象站的最新数据

指出今晚有偏东风

这则天气预报信息立即传到了

现场指挥部

人们突然意识到

或许,这场鏖战即将迎来

新的转机!

北碚区委书记王俊说:

气象局的同志们,请你们每半小时报告一下最新气象数据,尤其是风速、风向。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考虑采用‘以火灭火’的战术!

闻令而动

区气象局副局长汪志辉

随即与技术人员杨春

赶赴离山火最近的隔离带

实地测量火险点的风速、风向

湿度等气象数据

工作人员在测量气象数据  供图:北碚区气象局

那么

什么是“以火灭火”?

其主要原理是

由人工点烧火头(火线)

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

使结合部骤然缺氧

失去燃烧条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灭火效率较高、不需要特殊装备

对于控制大面积、高能量

的森林火灾非常有效

但这种战术

须由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组织实施

盲目火攻容易造成

更大的火灾

其关键点在于

火攻对风向要求极高

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北碚区委书记王俊在现场调度指挥 供图:北碚区气象局

一位有经验的救援队员解释说:

这就是现代版的‘借东风’啊!赤壁之战想打赢,风向要有利于孙刘联军把火烧到曹营去,而不能掉头烧了自己的船。要想‘以火灭火’,点火时,必须处于有利风向!

19时30分

现场调度会再次召开

北碚区气象局坚定地给出预测结论

未来2小时都将是偏东风!

缙云山“火攻”现场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次

不需要“诸葛亮借东风”

靠的是气象人在火线持续坚守

用现代化的便携式科学仪器

准确预测了“东风何时来”!

北碚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在现场测风速 供图:北碚区气象局 

20时刚过

如预报的那样

明显偏东的风越刮越大

只闻得一声令下

一团火

从现场开掘的防火隔离带旁燃起

与之伴随的则是

现场人们不断高喊出的

“北碚,雄起”“重庆,雄起”

两条火龙很快在山上

遭遇、交锋

借助风力

“反向出击”的火龙气势如虹

终于

火攻!奏效了!

两条“火龙”映红夜空 供图:隆鑫越野车队

一夜过后

救援人员

仍在过火区域清理余火

严防山火复燃

“摩托骑士”还在源源不断

向山上运输物资

在这次山火气象保障服务中

北碚区气象局共计发出

《火情应急气象服务专报》50期

此刻,气象人依然在现场

持续提供气象服务

这一战,这些英雄

守住了这座城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李俊 叶彬利 舒扬

编辑:姜虹

审核:段昊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