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缙云山,人民是英雄

“决战缙云山”,大获全胜!

今年8月17日以来,重庆多个地方连续发生森林火灾。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支持下,在甘肃、四川、云南三地森林消防指战员的支援下,截至26日早,重庆全市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

重庆森林火灾扑救有多难?

8月26日,重庆市山林火灾扑救市外支援队伍记者见面会上,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邹瑜和森林消防指战员代表们进行了解答。

今年重庆遭遇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邹瑜将其概括为“四个最”:

气温最高、时间最长、范围最大、降水最少。

“四最”导致重庆本轮灭火工作具有火点多,持续高温、山形地貌复杂三大难点。

高温主要带来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高温对植被的熏烤,导致可燃物极易燃烧,扑火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高温对灭火队伍产生熏烤,对灭火队员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眼看着山火把座座青山烧得满目疮痍,重庆人民包括全国人民怎能不心痛!面对灾难,重庆人民团结一心,“渝越火海”,保卫家园!

于是,一道由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和无数志愿者血肉之躯筑起的防火长城,与火海顽强对峙。

看着这条星星点点的路,震撼又感动。而汇聚起这些微光的,都是谁?

他们是摩托帮的娃儿。有摩的司机、外卖骑手,也有企业职工、当地村民。逆行的摩托车流让人想起了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有人说,这是新时代的人民战争。

摩托车队在运送灭火救援人员和物资。(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8月26日凌晨,“摩托大军”志愿者驶回物资储备点。(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他们是徒步负重上山,徒手运输物资的普通人。山路狭窄,坡陡弯急,距隔离带最后的几百米,物资最难运上去,志愿者们想了个办法——筑起“人力运输带”,手递手把救援物资交给一线的救援官兵。

8月26日,在重庆北碚区歇马街道,志愿者在运送物资。(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他们是逆火而行的消防官兵。杨云鹏,今年25岁,是云南森林消防总队大理支队漾濞中队的一名消防员。在婚礼第二天,他就辞别新娘,跨省灭火。

(图片来源:华龙网)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经验丰富,设备到位,采取的“以火灭火”方式,在扑灭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唱着军歌赴火山,伟大的浪漫英雄主义!

“以火灭火”的主要原理是由人工点燃火头(火线),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使结合部骤然缺氧失去燃烧条件。提前把可燃物进行燃烧,燃烧掉以后火势蔓延过来没有可燃烧物,两火相碰或者相遇自然就自动熄灭了。

火灾扑救过程中还运用了多种科技支撑。5G通信手段、夜视仪、防火通等技术给救援人员掌握火场态势、队伍行动提供保障。

专业的消防队伍,与重庆市民无缝配合、完美搭档,烈烈山火终被人民的汪洋大海扑灭。

8月26日,重庆人民迎来了缙云山的日出。

2022年8月26日,缙云山的日出(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川渝人有英雄气,而这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人面对灾难和外敌时,总能爆发出强大的血性、意志和团结。这样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能拥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子不歇)

部分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编辑:张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