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邓海华:看广东医改,应该看些什么?

邓海华

健康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卫生》杂志社社长

广东省,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两个重要窗口”。


广东省也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它既有经济高度发达的珠三角9个市,更有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些实际情况同样折射到卫生健康领域。在广东,既有领跑世界一流水平的医学中心,也有基础薄弱、缺乏人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说,把广东的问题解决好,把广东的卫生健康工作做好,对于解决全国层面的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都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新一轮医改已经迈入第十三个年份。十三年来,广东医改与全国医改同频共振,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遭遇了很多相似困惑,在持续深化医改的探索中,广东省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实际,不矜不伐、不露锋芒、高效务实、立足长远的医改之路。当我们回顾改革来路,广东医改早已留下了一串串深刻、隽永的印迹。


看广东医改,要看改革的心气。在广东,谈到医改的路径规划、攻坚克难,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名字总会被反复提及。在广东,深化医改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无论是建设卫生强省,还是打造健康广东,无论是基层医改体制机制的突破,还是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投入和推进,在深化医改的关键时刻,广东省委、省政府几任领导都敢拍板、能拍板、会拍板,坚持不懈,灵活施策,不在招式好看,重在解决问题。更为可贵的是,广东医改从来没有“人走政息”,而是不翻烧饼、不折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改革基因,为广东医改筑牢了底色。


看广东医改,要看改革的逻辑。“强基层”,是打造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改革之初实行的“收支两条线”,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面临机制不活、人才流失、能力萎缩的现实问题,广东创造性地提出“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做法,激发了基层活力。解决了基层“存量”问题,广东省开始布局人才“增量”工程,实行了“县招县管镇用”、单独开设基层高级职称评审系列等举措,留住了基层人才。有了“软件”,广东继而推出“强基计划”,全省统筹各级财政安排600多亿元,全面改善基层硬件条件。在锻造基层“内功”之后,广东进一步借力打力,推出“组团式”紧密型帮扶行动,组织省内三甲医院下沉帮扶县级医院,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随后,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进而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在打牢地基之后,广东又接连推出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等举措,打造区域医学“高原”,创建国际医学“高峰”,抬升薄弱地区医学“高度”。纵观广东医改历程,始终秉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仅顶天立地,而且软硬兼施,重在体系建设,意在分级诊疗。可以说,正是前后呼应的改革思路,为广东医改理顺了路径。


看广东医改,更要看改革的未来。广东省确实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但从宏观角度来看,需要投入的领域方方面面,如何避免撒胡椒面、大水漫灌,广东省独创了“县域内住院率”等指标,这就意味着广东评价医改成效,不是采用常见的“县域内就诊率”,而是实打实地监控县域内常住居民留在本地医疗机构住院的比例。现在,广东医改的考核数据甚至可以针对一位医生、一种药品、一项花费进行精准分析,从而让下一步的改革措施更务实、更精准、更有力,让卫生健康事业的每一分投入都能够发挥效用。对于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智慧医疗、疾病预防与控制、科研攻关、卫生健康产业等,广东都有着对标国际的雄心和气魄。


医改十三年,广东医改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看广东医改,不仅要看经济支撑,更要看敢闯敢干、务实求真的改革精神。可以说,广东医改做的远比说的多,低调不张扬,沉稳有内涵。在探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优先的未来之路上,广东创新、广东智慧、广东实践更加值得期待。




作者 | 健康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卫生》杂志社社长 邓海华

编辑 |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 | 中国卫生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