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得住,办得好——随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侧记


去年8月30日,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到今天,整好一年。


一年来,该区承接办理事项从99项增加至333项,从单一的涉企服务拓展至涉企、涉民多个领域。


一年来,该区办件量从零上升至10325件,群众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100%、零跑腿比例97.28%。


一年来,该区不断改革创新,实现“四证联发”到“六证联发”的跨越,服务工业发展再次提速。


接得住,办得好。随州高新区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摸索中前进,在学习中积累,实现了“赋权”与“承接”无缝衔接,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微米”。


破题——办事不出园区


随州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如何高效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一直是该区考量的事。


走访调研发现,一方面是项目建设要提速,另一方面是各项审批需要时间。


怎样破题?该区积极向上争取,筹建自己的政务服务中心,让群众办事不出园区。


去年8月30日,该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按照服务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原则,承接了市级下放的企业服务事项99项,为16个部门设立了窗口。


“这是一个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区有能力承接市级下放事项,并且能接住用好,推动高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切实让企业感到满意、让百姓得到便利。”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晓东说。


启用当天,国能长源随州电厂项目有关负责人张哨兵成功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就近就地办理,省事省时省心。”他道出自己的感慨。


为了把下放事项接稳办好,该区集中攻坚,人手不够的,采取社会聘用;业务不熟的,与市直部门对接学习;效率不高的,运用评价机制来促进。


“对于这项全新工作,我们用‘嘴勤、手勤、脚勤’的‘笨办法’来熟悉提升,满足群众办事需求。”该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罗钊介绍。


一年的磨砺,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评价等多次位居全市、全省前列。在2021年湖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该区招标投标单项指标在全省19个国家高新区中跃居第一。


走进大厅,工作台的背后悬挂着10多面红红的锦旗,还有10余封手写的感谢信。


改革——只为群众满意


今年6月2日,湖北犇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建设项目,在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次性领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意见》《不动产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


“六证联发”,在全市尚属首次。“这项改革,让我们项目建设提速近3个月时间。”湖北犇星新材料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成立之日起,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前进,为的是办事效率更高,群众更满意。


如何让工业项目加速?该区探索出“拿地即开工”模式,不断升级“四证联发”“五证联发”,直至现在的“六证联发”。


罗钊介绍,该区实行项目包保制,从项目落地到开工,有专人专班进行对接服务,采取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代办、容缺审批、提位并联等措施,实现一次跑腿一次办结。


8月10日晚8点,位于高新区的斯诺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负责人致电该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辛彦霖,提出要将企业注册资金从500万元增资至5亿元,时间比较紧,必须第二天办结。


辛彦霖当即告知他在网上申请,并第一时间联系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袁伦萍,采取加急的办法,进行线上指导,成功预约办理时间。


8月11日上午,斯诺负责人拿着材料来到窗口,一次性办结了增资业务。“他们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在随州投资很安心、很舒心。”


该区还探索出“一业一证”审批模式改革,对开通涵盖饭店、药店等19个行业的“一业一证”在线办理。同时,还准备惠企“政策红包”,为215家新注册企业免费刻制共1033枚印章,为147家个体工商户免费刻制共401枚印章,为企业节省费用约12万元。


扩能——镇村也能办理


近日,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光化村余安明在村里提交了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资料,等待着证件下发。


为了方便群众,该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淅河镇便民服务中心承接涉派出所、人社、市场监督管理所等部门共220个事项,43个村承接统一事项为57个,5个社区承接统一事项为60个,城东工作局6个社区按照各自职能实现“应领全领”,老百姓在家门口可以办理低保、社保、残疾人证等事项。


据悉,淅河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综合窗口12个,5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各设综合窗口至少1个,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


光化村网格员杨科介绍,村里有了受理平台,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已为群众办事200多件。


今年,随州高新区梳理出第二批企业社会服务事项234项,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已全部下放。“这些事项主要涉及民政、公安等部门,真正地实现了便民。”罗钊介绍。


随着该区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一些市直部门主动下放审批事项权利,切实为高新区发展助力。今年8月1日,高新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全面进驻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政、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也梳理出6个事项准备下放。


为了办得好,该区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并提供延时服务,推行“帮代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实现为民服务“不打烊”。


截至8月29日,该区共办结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325件,办结率100%,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0325人次。


好的服务提升营商环境,带来市场活力。数据显示,一年来,该区新增企业78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381户,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短评:下足功夫花自开


一年办理万余件。随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从零起步,不断突破自我。


政务服务,一方面为民办实事,另一方面塑造营商环境和政府形象。


该区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挑战,勤于创新,善作善成,把下放事项承接好,把为民、为企业服务做实做细,赢得了民心,促进了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走在前列。新增企业78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381户,就是最好例证。


一个地方发展,靠的是项目。项目的落地,靠的是环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投资商更看重的是营商环境。只要我们下足功夫,做实服务,诚心为企业、为项目考虑,自然会赢得花开之时。


营商环境是个系统工程。唯有坚持为民理念,唯有大胆改革创新,唯有肯放手善舍利,才能让群众、企业就近省时享受便利,才能营造起“人人都说家乡好”的浓厚氛围,助推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破题起势。


编审:朱西胜、熊 刚

编辑:钟克波、郭海洲

来源: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新区融媒体中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