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又降了半层楼:长江汉口站水位再创新低

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

摄影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张可 万骄阳

29日,武汉的一场秋雨有效缓解了农业旱情,全市已无农业灾情报送。但长江的水位依然在持续走低,最近一周,汉口站水位又下降了近1.5米,相当于半层楼的高度。据预测,未来几天水位还将继续缓慢走低。

昨日武汉农业已无旱情报送

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29日早晨到午后,武汉大部出现阵雨或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新洲、蔡甸西部和北部、东西湖、黄陂南部、中心城区累计雨量10~50毫米,其他大部8毫米以下。最大累计雨量为新洲区汪集站56.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新洲区辛冲站35.6毫米(29日9时~10时)。

受降雨和高温强度减弱影响,武汉市旱情有所缓解,据农业部门统计,武汉暂无农业灾情报送,水利工程调度已转入正常灌溉,供水状况总体平稳。

截至8月30日,全市累计启动灌溉泵站、涵闸、水库等设施769处用于灌溉、引水、调水等。截至目前,灌溉水量共计26142万方,灌溉面积115万亩,共提水5962万方,水闸灌溉引水9905万方,水库灌溉放水8196万方,新洲和江夏区共计购买客水2079万方。

汉口站水位7天又降了1.45米

武汉市防办数据显示,8月30日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15.15米,较29日8时下降0.25米,较历年同期日均值偏低8.37米,较8月份历史最低水位偏低1.78米。据预测,未来3-4天,长江汉口站水位将继续缓慢降低。

30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汉口江滩长江二桥引桥下看到,岸边大片的滩涂已裸露在外。一位在此训练的冬泳队员指着滩地上一根桥墩告诉记者:“往年夏天这根桥墩都是在江水里的,今年水都已经退到很下面去了。”

记者看到,每一根浅蓝色的桥墩上都留下了一道道黄褐色的水位痕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汛期的水位如何步步走低。目前的水位距离最高的水位痕迹,约莫已经有三层楼高。桥墩一侧,镶着一根有刻度的水位标尺,目前的水位已经比最低的刻度还要低。

极目新闻记者查阅水位数据发现,8月23日17时,汉口站水位为16.51米,一周后的8月30日17时,水位已降至15.06米,7天降了1.45米,相当于半层楼的高度。

长江中下游或发生夏秋连旱

虽然29日武汉普降雨水,但雨量不大,主要被干旱多时的土壤吸收。武汉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降雨强度较小,没有形成地表径流,因而对长江汉口站的水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长江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汉口站水位从6月底开始一路向下,2个月时间下降了近10米。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据预测,9月份长江上游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多一成,对旱情缓解较为有利,但部分重旱区旱情仍可能持续;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到五成,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系江河来水偏少、水位继续走低,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长江委专家介绍,自8月16日12时起,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已累计为中下游补水31.7亿立方米。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前期流域降雨偏少影响,目前长江中下游水位继续消退,较历史同期大幅偏低,长江上中游水库群待蓄水量大。截至目前,长江上中游控制性水库群待蓄库容约800亿立方米。从中长期水雨情趋势分析来看,长江中下游旱情将持续,可能发生夏秋连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