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观察丨山区县如何打造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龙游这样干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蒋欣如 梅玲玲 共享联盟龙游站 秦久兴 陈忆金

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是浙江为实现共同富裕打造的先行先试基层“试验区”。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也提出,“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

8月23日,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正式授牌。授牌的基本单元涵盖县域风貌样板区、未来乡村、未来社区三个类型,每个类型里都有来自龙游的“选手”。此前,龙游县委书记祝建东也曾在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发言。

“打造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以风貌之变催生乡村蝶变,是龙游探索城乡一体、互融发展的山区特色共富新路径。”祝建东说。打造山区县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龙游到底有什么独特经验?一起来看。

祝建东在溪口未来乡村了解未来乡村建设等情况

花小钱办大事

以微改造实现精提升

“微改造、精提升”——这是龙游县委书记祝建东在打造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时频频提到的重点。

“山区在资金投入上不具备优势,但却有生态这一靓丽的底色。打造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时,我们突出生态优势,尊重山区原生肌理,通过精准提升改造,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的协调融合发展。”祝建东说。

在龙游第一个未来乡村——溪口未来乡村,新一批创客人才公寓正在火热建设中。功能日益完善、环境日臻美好的溪口,仿佛现代“桃花源”。

矿业发达的上世纪60年代,溪口也曾人声鼎沸,电影院、卫生院、舞厅、黄铁矿小区等功能区一应俱全。矿场闭矿后,职工陆续迁走,只剩居民小区还在使用。

2019年,溪口镇被列入衢州乡村未来社区建设试点。龙游没有选择将这片区域推倒重来,开发过程中,当地始终秉持尊重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的设计原则,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让原本闲置的老旧建筑焕发新生。 

镇上的旧广场经过改造,成为充满现代气息的社区休憩点和议事中心;原职工招待所搭起了玻璃房,改造成为创业公社;原黄铁矿单身宿舍在设计团队包装后,变成时代特色鲜明的圃舍民宿。投入不多,但设计的匠心处处可寻,让老工业区焕然一新。

在打造“溪口—沐尘”县域风貌样板区时,龙游也秉持了“微改造、精提升”这一工作方式。“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中涉及文旅、交通、农业等多个部门,我们注重多跨协同聚力,有效整合各部门所有项目。”祝建东说。

“溪口—沐尘”县域风貌样板区共有12亿各类项目,县城乡风貌专班参与其中所有重点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做加法”,确保实现风貌提升效果最大化。例如,在42.8公里的美丽公路两侧增加多个节点,增设景观台、木栈道、休闲区,也将原本各自独立发展的美丽乡村串珠成线。

整体基础设施的提升,让社会资本看到了山区生态底色下的发展潜力。通过对灵山江沿线水利、交通提升改造,龙游成功“以小搏大”,用3000万前期投入撬动了2.5亿元的“绽放灵山江”共富项目顺利落地。今年6月,龙游又迎来了“龙之梦”集团,企业计划总投资90亿元打造衢州龙之梦·六春湖乐园。这个当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旅游大项目,也让龙游文旅产业跃上了新的台阶。

祝建东调研现代社区建设工作

塑造共创共享新生态

做大家门口的共富蛋糕

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不仅要追求优质的公共服务配套,更要激发内在活力,积极发展新业态,做大蛋糕。

“这不仅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未来方向的探索。”祝建东表示。

推动共富,需要人才。在龙游,共富现代化基本单元,正为呼唤青年回归乡村、发展乡村、扎根乡村打造了一个平台和空间。

早在溪口未来乡村发布设计方案时,就将人口净流入量和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定为两大综合衡量指标。龙游希望溪口成为双创集聚地,希望年轻创客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新业态。

为吸引青年创客,当地提出“跟政府一起办公、跟大师一起创业、跟居民一起生活”的共创共享口号,推出一系列“双招双引”新政策,并成立党建联盟,依托衢州学院建设美丽经济学院、未来乡村研究院,让回到溪口的年轻人抱团发展,相互促进并成长。

“青年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我们就塑造适合的场景环境跟课程。”祝建东说。

自溪口打造未来乡村以来,通过农民集聚和乡贤回归工程,共有2700人流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他们在溪口一起创业、一起生活、一起致富。

青年的回归,为当地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创客们将当地人文和自然资源捆绑,邀请当地木匠为游客现场展示小木马等童年玩具的制作工序;开设线下乡愁体验空间,让游客可以购买装有各类龙游农特产品的“一盒乡愁”,打造独特的乡愁产业……如今,已有90余名年轻创客入驻溪口,结对810户农户,累计销售总额达4000多万元。

在县域风貌样板区的打造中,龙游又一次在规划初期就考虑将项目布局与新业态相结合。“溪口—沐尘”片区,高山滑雪、星空露营基地、山地摩托、越野车等系列项目星罗棋布,同时植入民俗、文创、美食等业态,带动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共同致富。

祝建东表示,未来,龙游将继续坚持以风貌提升催生乡村蝶变、推动山区共富,持续迭代党建治理大花园工作体系,塑造变革、实干快干、特色制胜,努力在山区共富路上当龙头、争上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