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古村落的保护及其利用


民族建筑“大家”谈

文/侯满平  付 娆

我国乡村古村落的现状

我国乡村古村落景观包罗万象,内容层次纷繁复杂,但其总体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及天人合一性。乡村古村落均依山傍水而建,或顺山势或绕河溪水流而筑。其建筑基本以当地的石、土、木、竹、土等生态环保型材料为主,充分考虑了自然性,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一体的住居理念。如徽派院落无论是一进还是二进或多进,基本有天井,能接自然的风与水;一些吊脚楼式的干栏建筑建于山间野坡上;南方围楼式建筑,中间开阔,四周都与自然环境接触,居住安全又生态环保;北方的窑洞式建筑,人们直接生活在土石物质空间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数量快速下降。据公开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自然村有363万个,2021年全国自然村约为270万个,在这21年期间,全国平均每天消失121.3个自然村,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面临挑战巨大,前景不容乐观。

乡村古村落保护的内容

古村落文物古迹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需保护内容要充分考虑,其涉及到整体格局及脉络、遗产资源文化、古村落产权人的权益保护及当地对古村落保护意识的提升等方面。

1.保护古村落遗产资源文化:古村落遗产资源文化丰富,其包括自然地貌、文化遗迹、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各地许多古村落遭到盗、拆等人为破坏,很少有完整的存在。特别是古村落经数百千载的发展,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只有保护好古村落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人,才能体现出古村落的地方特色及完整性。保护古村落的核心元素,才能做好古村落保护工作。

2.保护古村落整体格局及脉络:古村落的存在是与其自身及周边整体环境密不可分的。现在许多古村落周边环境恶劣,处于荒凉无人气状态;一些古村落被克隆式仿古建筑包围,甚者被现代洋盒子包围着;古村落常常“依山傍水”、“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脉络生态清晰,对古村落而言,重点保护的内容往往是其中的古街、巷的整体格局、水系河道等主体线条,没有这些主体线条古村落就失去了其生机与活力,正如时代提倡的“望得见水山,看得见水。”失去了整体格局及脉络,古村落就失去了生机及灵性。

3.保护古村落产权人的权益:古村落的产权基本系个人或家族所有,在进行古村落物质及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还要保护其产权人的权益,获得产权人的支持,引起产权人的重视,才能提高其保护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否则,古村落保护难以持续实施,或会受到人为损毁。

4.提升当地对古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古村落往往在当地人眼里就是个破败的老村,虽然知晓有点价值但还只是说说而已,少数原著居民有保护意识,但只能是望村兴叹。因各方面的困难,当地没有办法进行实质性的投入加以保护。尤其是在当下发展社会经济的大潮面前,对古村落的保护算不得什么要事。强化当地的保护意识,提升当地对古村落保护的积极性显得十分必要。

三、乡村古村落开发利用的关键点

乡村古村落开发利用的具体要素较多,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下:

1.科学合理的规划:古村落的在保护性开发之前,首先是调查研究现状,对古村遗产及文化资源要追踪溯源进行分类调查、统计及研究。其次是对其原貌进行蓝图绘制。再次就是对开发保护及利用进行详细规划设计,这一项工作十分重要,其包括整体风貌与脉络、新老物质空间衔接、细节修复、观景配置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体现特色化,又体现现代性。最后是进行开发经营的投资预算。其中关键问题是谁来投资及管理?谁来参与经营?

2.经营必须原著民参与:古村的主人对房屋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少都是因无力保护而被迫搬离古宅而另辟新居。开发古村落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它,另一方面是利用古村落的遗产资源文化的价值性来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与民争利,否则难以持续下去,许多案例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忽视原著民而不让其参与经营,是非常错误的。另外,离开原著民而开发经营古村落也失去了古村落的原味,没有了灵魂及特色。

3.投资经营要有长远眼光:当投资方介入之后,就要进行实质性的复修建设。一般都是巨额的资金投入,且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没有好的经营管理及资金作为后盾,其经营效应就难以保障,这需要投资者具有长远的投资战略眼光,甚至是要带有情怀的实力者介入更为理想,急于求得回报者很难保证古村落开发的成功,因为投入回报周期较长,这就需要有长远的投资眼光,国内例子有西递、宏村等实例。

4.走综合经营发展之路:仅为了保护而不作现实的利用性开发,也难以长久。成功的案例表明,古村落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是目前较好的可行办法。其可以和乡村振兴结合,得到各级的大力支持,同时又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也为推动乡村振兴大业做贡献。可以与大景区联合以捆绑式来经营,如黄山脚下的西递古镇,正在建设中的庐山古镇--桃源老街文化旅游区项目等都是较好的例子。

本文作者:侯满平,博士,副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兼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理事及北京旅游学会会员等,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所写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习强国平台、国研网、央视、求是理论网等国家级学术平台及媒刊登或转载,受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多所高校、各地高校等相关机构作过专题讲座。付娆,河北东方学院讲师,从事管理领域教学与研究。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