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俸爱国: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幸福路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云南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各行各业先后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劳模的光辉足迹,以“影像记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方式,记录、留存、宣传劳模们在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奋勇当先、顽强拼搏的人生历程,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自4月26日起,每周一至两期陆续推出,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群众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由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红色档案·云南省全国劳模口述历史》微视频

今天推出第三十六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带领群众科学种田,让群众吃饱穿暖;她开展新农村整体建设规划,让村庄景美路通;她组织成人学校、识字班,让村民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她是原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人民公社闷乐生产大队生产队队长俸爱国。

今年已经89岁高龄的俸爱国 张镇东 王警慷 摄

今年已经89岁高龄的俸爱国是一名傣族。农民出身的俸爱国9岁时就开始种田种地,为家里分担家务。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俸爱国有着自己乐观的理解:“我知道越能吃苦日子就越好过,生活水平也才能提高,所以我不怕吃苦。”

俸爱国是乡亲们公认的“致富带头人” 张镇东 王警慷 摄

敢于吃苦、乐于吃苦,让俸爱国带领群众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

带领村庄致富第一步,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在担任双江县勐勐人民公社闷乐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生产队队长期间,俸爱国带领群众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引用巨穗矮良种,采用薄膜育身、看苗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使大队年年超额完成公粮、余粮,让闷乐村成为全县上交粮食最多的村子之一,成为全县的标兵、模范。在她的带动下,科学种田在附近村寨得到推广。

作为公认的“致富带头人”,俸爱国谦虚地说道:“先带头也算是为大家做实验,我也不怕失败,也不怕吃苦,人苦也不会苦死,但是会饿死。大不了产量不好我又从头再来。”

视频截图

上世纪60年代末,俸爱国去大寨参观学习,回来之后,她又决定带领村民兴修水利、改造民居和修建村内道路,让群众的生活更上一个台阶。

可是改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俸爱国鼓励群众一起建设新农村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俸爱国就对村民们说:“我们这一代人太苦了,为了让下一代吃不到我们这样的苦,我们现在必须多付出一些,多辛苦一些都不要怕。”在俸爱国的劝说和努力下,村里道路修通了,宽敞的大路通向了每一户人家。

视频截图

当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家门口的道路变通畅之后,俸爱国又想到了要提高村民们的文化素养。没上过学的俸爱国,深深明白知识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她组织办识字班,组织青年、妇女上夜校学文化,再难也坚持供6个孩子上学。俸爱国告诉村里群众:“我们没有文化,人家说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太苦了,下一代不要再苦了,要学文化。”

天道酬勤,耕耘终有所获。1979年,俸爱国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到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荣誉面前,俸爱国的所思所感却很质朴:“我现在什么都满意,我不满意的就是我不会劳动了。”

“我没有退休,我一直劳作到我生病的那一天。”即便早已到了能够安享晚年的年纪,俸爱国却始终还在劳作着。在俸爱国心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会积极地为党工作。数十年辛勤劳作,俸爱国带领家乡群众过上了富足生活,她敢于实验、不怕失败的精神也感染着无数的年轻人。

撰文:孙寅翔 郭小煜 孙润瑜

海报设计:蔡陈晨 李青骏

资料:云南省总工会

信息员:吕六花

编辑:李洁 胡津滔 王莹 吴珺 马正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