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抓搬迁 促融合 浓墨重彩绘就美丽乡村崭新画卷

民乐县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抢抓全省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利好政策和重大机遇,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起来,合力攻坚、一体推进,确保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六坝镇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投资2.4亿元新建生态地灾搬迁安置住宅楼15幢438套。至目前,全镇共签订安置协议438户,搬迁安置438户2180人。同时配套建设六坝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坝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等项目,不断增强集镇综合服务功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民乐县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马珍说:“民乐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六坝镇安置项目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自5月份开工以来,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各项工程均按施工进度进行,各班组人员加班加点,计划11月底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六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5920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该项目将为完善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示范区教育服务保障功能,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民乐县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技术员钱多龙说:“民乐县六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1654平方米,新建教学楼一幢、学校食堂一幢、综合楼一幢,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砌体抹灰工程已在按进度进行,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000个学位。”

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培训中心(温泉康养度假村)建设项目,主要打造接待服务,停车、住宿、会议、休闲,景观等功能区。项目总投资14164.74万元,采用中国古典院落式布局形态,新建乡村振兴学院培训中心住宿楼,改建配套用房345.74平方米,酒店及培训中心住宿楼共设客房237间,停车位69个。新建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640.62平方米,可容纳428人参加会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发展,对助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近年来,民乐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全力推进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建设,按照“以旅游为先导、产业为核心、文化为灵魂、流通基础为支撑、体验为价值、乡村振兴为目标”六大理念,投资27.9亿元,在我县六坝镇打造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乡村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促进乡村二次开发,实现乡村蝶变振兴。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我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围绕产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要素聚集,以诚招商、大干项目、加快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全力打造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随着项目逐渐建设完工,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小康“蓝图”也越来越清晰。

在全力推进民乐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县坚持把生态及地灾搬迁工作同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园区建设、稳增长等相结合,以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村整村搬迁为重点,科学制定整村搬迁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采取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套、特色产业集中布局的“四集中”模式,利用五年时间,将36836户、128463人分别搬迁安置到乐民新城、民乐县城和三堡、六坝、南古三个集镇,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保护祁连山浅山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彻底改善群众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消费、娱乐等生活环境,浓墨重彩绘就美丽乡村崭新画卷。

记者:陈思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