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联动” 引育人才

  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充分利用南宁教育园区落户武鸣优势,通过优化机制保障、搭建实践平台、提升服务质效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武鸣创业就业,为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武鸣区实施“薪火计划”“产业招贤”等工程,建立“专项资金+配套奖补+优待激励”的引才保障机制,2021年全年投入2276.38万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科研项目开发及兑现各级人才政策红利等,鼓励教育园区优秀大学毕业生留在武鸣创业就业。同时推出“人才团购房”“定向房”等安居保障机制,提供225套教育园区人才定向房源,建设584套高校人才住房,解决和保障人才住房问题。此外,深入教育园区4所高校、13个镇事业单位及134家规上民营企业实地调研,制定《高校毕业生留武意向清单》《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清单》,精准引进各类人才3600名。

武鸣区坚持适需导向,围绕本地特色产业打造碳酸钙制备及应用研究人才小高地、现代特色农业人才广场等6个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武鸣区融媒体中心、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等就业见习基地12家,设置563个岗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同时,与教育园区南宁师范大学等建立联动培养机制,开展学术交流、教研互动活动15场次;与教育园区高校联合举办“四点半公益课堂”“党旗领航·幸福社区”新新音乐荟、“校地合作”党团共建进社区等志愿实践服务活动22次,服务留守儿童、五保户2481人次。

武鸣区还优化就业服务,筑实留才“孵育巢”。与教育园区院校合作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120个创业工位,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并免费提供创业指导等服务。设置“人才集市日”,每月29日组织企业在城区江滨公园举办“人才集市日”专场招聘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整合各部门资源打造“一门式”服务窗口,依托广西“数字人社”信息化系统,为教育园区毕业生提供“线下一门办、线上一网通”就业推荐全流程服务,先后开展送岗进校园活动9次,面向教育园区高校提供3200个就业岗位,拓宽教育园区大学生就业渠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