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 共克时艰 江苏省援疆医生奋战伊犁州战疫一线

天山网记者 巴莎·铁格斯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生疫情后,伊犁州友谊医院面临人员紧缺困难,援疆医生、伊犁州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为中主动请缨,承担起主持友谊医院边合区分院工作的任务。

  到岗后,他带领相关人员完善了边合区院区的疫情防控体系,创新性形成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门诊-病房三条绝缘闭环,控制院区疫情传播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协调组织医院专家返岗的同时,还开放了发热门诊、儿科急诊、产科急诊、重症监护室ICU、肿瘤病区、血液病区和血液透析病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诊疗需求,制定了急救工作预案,为生命垂危无法预检分诊筛查的患者设立了绿色生命通道。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援疆医疗队的外科专家在会诊。医院供图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在负重前行。8月初以来,江苏省82名援疆医疗专家积极响应号召,先后身披“战甲”冲锋在伊犁州疫情防控一线,奔赴在核酸实验室检测、医院感染防控、流行病学调查等多个岗位,他们用专业的技术、坚定的毅力和伊犁州医务工作者一起攻坚克难,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省卫健委还组织专家通过视频连线指导援疆医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快速提升伊宁市核酸检测能力,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紧急筹措1400万元,仅用三天时间就新建成核酸日检测5万管的气膜实验室,于8月20号正式启用,大大缓解了核酸检测能力不足问题,提升了疫情处置效率。

  配试剂、处理样本、提取核酸、基因扩增……一套动作一气呵成。进入核酸检测室,日均睡眠不足6小时。这就是江苏镇江援疆干部、第四师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文昭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真实写照。

  张文昭主动请缨进入疫情防控最前沿——PCR实验室,立即组织检验科技术人员投入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任务中。在-30pa的负压实验室,犹如身处海拔3000米的高原,张文昭每日都被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等包裹得密不透风,他的胳膊肘在来来回回重复取样检测和汗水的浸泡中,磨掉了一层皮。

  张文昭深知一份结果为“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就是一颗“定心丸”,早一秒出结果,就能让百姓多一份安心,以便能在更短时间里抓住病毒的踪迹。“在大规模核酸筛查期间,他都带头进入实验室,有时甚至24小时连夜奋战,不进食水,只为了与时间赛跑、尽快把第一手数据传递出去,便于专家和上级领导做出决策。他的斗志和勇气让我们感动,我们坚信胜利就在不远处!”检验科副主任李燕说。

  在张文昭的带领下,实验室日均检测量由2.1万余人次增长到2.5万余人次,为有效控制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自南京市江宁区的援疆医疗专家、特克斯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外科副主任王鹏一直吃住在医院,他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协同作战,全力保障各族群众医疗救治。

  8月17日夜间,王鹏接诊一名全腹胀痛4天,频繁恶心呕吐的8岁哈萨克族小患者,通过检查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

  王鹏立即安排手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小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截至目前,王鹏带领全院科室医护人员已救治了40余名急重症患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