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中小学生积极收看央视特别节目《2022开学第一课》

9月1日,新学年伊始,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2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节目聚焦迎接党的二十大,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学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登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生动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知识普及课,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国家级思政课堂”,《2022开学第一课》立足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再出发的时间节点,以宽阔的时代视野和大局意识,精心遴选节目主题,将节目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在这一堂课里,回溯了2022年的热议话题:冬奥体育、农业生产、生态文明、文明探源、乡村振兴、国防军事、航天科技。

在民乐一中学生张刚家中,他与父母齐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2022开学第一课》,节目在形式上创新采用“实景课堂”的形式,独辟蹊径将课堂设在锦绣山河、田间地头、科考一线、浩瀚苍穹、碧波大海,让张刚一家人切身感知山河美好、生态变化。同样在民乐一中学生王英奇家中,《2022开学第一课》内容深深吸引着他,节目通过顶尖科学家、飞行员的人生经历,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王英奇认为,青少年应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志向,把个人的小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梦想,从先辈们的梦想延续到时代的梦想,不断前进,永不停歇。

民乐一中学生王英奇说:“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丰富多彩,亮点纷呈,其中我对谢华安爷爷的讲座印象很深刻,倍受鼓舞,谢华安爷爷经过五十年的不断的努力,最终研究出新的大米品种汕优64,目前这个大米品种已经被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吃过,我认为这是非常厉害的研究成果,今后我也要努力学习,孜孜以求,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陈思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