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技师学院校企合作:课堂进工厂 师傅进校园

  天山网记者 张治立 通讯员 赵霞

  强化技能培训,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金钥匙。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在加快推动能源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中,结合产业发展打造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育人才、促就业、兴产业、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入园办学’优势,积极探索‘把学校办在园区、把课堂搬进工厂、把师傅请进校园’的办学思路,培养并输送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8月31日,阿克苏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杨志强说。

  8月31日,阿克苏技师学院“全国技术能手”赵鹏飞正在教学生用编程操作工业机器人,备战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通讯员 赵霞摄

  阿克苏技师学院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阿克苏技工学校。201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阿克苏技师学院,是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的一所集学制教育、社会培训和技能等级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技工院校。2019年,阿克苏地委、行署立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决定园中建校、入园办学,把阿克苏技师学院整体搬迁到纺织工业园区。

  “打开软件监控在线调试功能,通过观察程序中的变量,分析故障存在的原因……”

  这天,在阿克苏技师学院维修电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经过该校“全国技术能手”赵鹏飞的讲解,学生通过编程操作工业机器人,精准把挡风玻璃安装至车体。此时,他们正在为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做准备。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依托棉花资源和区位优势,纺织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就业“双丰收”。阿克苏技师学院与地区产业紧密结合,将纺织、服装、机电专业打造成为全地区职业教育的优势骨干专业。

  2021年毕业于阿克苏技师学院服装专业的学生赛皮亚·艾尼就是其中受益的一员。她上学时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学校为培养企业需要的紧缺型人才,与企业合作,设置“冠名班”“订单班”,建立企业“点餐”、校企联合“做饭”的培养模式。

  赛皮亚所在的“订单班”,采取“2+1”办学模式,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毕业即就业。在新疆锦丽源服装有限公司上班的她说道:“我没想到,自己上学实习期间还能挣钱,一毕业每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

  5月9日,阿克苏技师学院纺织技术专业实训课上,学生正在认真学习实操技能。通讯员 丁永刚摄

  在努力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的过程中,阿克苏技师学院也获得了多项殊荣,被评为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南疆纺织服装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

  杨志强介绍,通过“订单式培养、点餐式服务”,近5年来,阿克苏技师学院累计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2.2万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目前,学院与20余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在校的纺织、服装、机电专业的学生全部实现“订单班”“冠名班”培养。企业每年对“冠名班”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奖励,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一体、实习与就业贯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