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山东|枣庄:薛城“创新工作模式”被评为全省优秀典型案例

近年来,薛城区在推动篆刻艺术传承方面,主要抓了创新“1+3”工作模式,通过理清一个工作思路、聚焦三项重点,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地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一支民间篆刻艺术队伍。

近年来,薛城区在推动篆刻艺术传承方面,主要抓了创新“1+3”工作模式,通过理清一个工作思路、聚焦三项重点,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地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一支民间篆刻艺术队伍。

同时,坚持立足实际,理清培育和传承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区篆刻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培植壮大篆刻艺术的“四个一”工作思路。一是树好一个目标,始终把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作为工作目标;二是做好一项规划,制定薛城区民间艺术(篆刻)之乡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的引领做用;三是建好一支队伍,成立专业篆刻队伍“19印社”,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内外唯一女子印社一一“女子19印社”,印社现有社员200余人,社员作品在全国、省、市书法、篆刻展中参展获奖180余次;四是用好一个平,依托区文化馆,定期举办培训班、讲评会和作品展览等活动。

坚持“三个聚焦”,拓宽发展和创新的增长空间。一是聚焦阵地建设,夯实文化传承阵地。成立篆刻培训基地、研习基地、体验馆、工作室、学习交流等阵地,连续五年,举办培训、观摹、展览等30余场次,培训学员1500余人;二是聚焦活动开展,加大篆刻宣传力度;三是聚焦氛围打造,提高推广普及成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