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陵水国教区,助力生根海南梦

2022年7月1日-3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学院“陵水国教区实践团”在周扬和王雨哲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探究国际教育的新型理念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为主要目的展开调研,旨在增进对自贸港重点园区的了解,启发创业就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生根海南,建功自贸港的光荣使命。

顺自贸港发展之热潮,扬新时代教育之风帆。“三下乡”实践团探访了位于陵水的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规划展厅。接待人员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我们报以肯定及期望的态度。随后,接待人员详细介绍了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内容,她表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是此园区的根基,同时园区也是11个园区中唯一开展境内外高水平院校联合办学教育的园区,正在尝试一种致力于打造“在海南读书等同于出国留学”理念的创新方式。实践团深深体会到国家正孕育着一片被洒下了愿望的土地,期待着它发芽成长收获满满的黄金海。

教育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秉承着“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党建思政教育体系创新”的理念,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今天参观展厅的过程中,团队对创新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概念。这不仅仅是国际合作教育方面的一大进步,也是为海南省的未来教育合作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

品国际化校园之美酒,赏教育新标杆之明月。2日,实践团队来到了园区切身体会浓厚的办学教学风情。实践团在游览园区时先被其优美的风景所吸引,规划区域南侧有均嶂山,东南两面皆临海,海岸线北接香水湾,南邻清水湾山牛港和丰富的热带自然资源,集合了山、海、湖、河、林、湾等自然魅力要素。实践团在园区了解到其以“大共享+小学院”为创新办学理念,“大共享”是指在共享区域建设的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体育场馆、学生宿舍、教室公寓、食堂等公共设施各个高校皆可共享使用。别具一格的设计和理念孕育着无数师生新的梦想,无处不渗透着海南省国际合作教育的创新,激发着实践团成员们想要在此学习、发展的憧憬,让我们看到新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标杆。

觅黎苗古木岩之新枝,眺时代天际边之云霞。3日,为切身体会与感受人文荟萃的黎苗特色,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富有生态海滨特色的“陵水县城城乡规划展览馆”。在讲解员结合多方位的指导下,沙盘模型陵水火车站、凤凰机场陵水候机楼以及新村中心渔港码头等点亮未来的成果一一呈现在眼前,形成优势互补、战略互融、发展互助的一体化格同,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个既具有海滨风情又富含黎苗文化元素的城市,展望了一个生态、和谐以及蓬勃的美丽陵水。

作为陵水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不只注意到整体的层面,还包括周围环境的设计,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艺术设计的经典之作。从陵水的变迁史到未来的规划,它延续着历史的革命道路,展望着与科技交汇的光点。成员们感慨着仿佛坐上了时代的快车,透过高技术的展示手段将陵水规划与建设成果尽收眼底,真实感与体验感由内而外地体现。

教育国际化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陵水国教区实践团队”三下乡就是希望通过深入调研自贸港重点园区,了解国际教育即中外合作办学在队伍建设、日常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模式及理念,以新型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为蓝本,通过“陵水国教区实践团”成员结合本专业特点深入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实地考察收获满满,团队了解到了海南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从前、现在和未来,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竞争优势,完成了预定的计划目标为下一步宣传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自身本专业的特点团队也与园区管理工作人员探讨了本专业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目标,园区工作人员对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给与了肯定和发展的建议。实地走访下来,团队对自贸港的建设充满信心,相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申根海南,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蓝图也终将成为现实。【通讯员 刘勇超 石楠 邵文婕 王珠琦 张慕新】

 

 

图为实践队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进行调研实践。邵文婕 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