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永定合声:办高质量教育 育高水平人才

赵智和 摄

丰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的支撑。教育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是产业结构调整、首都功能提升、城市面貌改善的基础支撑和保障,是人民满意、群众幸福、社会公平的重要反映和体现。要深刻认识丰台区当前面临的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紧抓历史机遇、勇担责任使命,办高质量教育、育高水平人才,为首都功能落地丰台提供条件和基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动能和活力,形成人才发展和地区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丰台的高质量教育需要高水平教育工作者的实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主责意识,主动研究我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向部门单位争取支持;同时注重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提升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学校校长要建立主导意识,秉持“为人民办教育、为国家育人才”的理念,为高质量办学出谋划策、为学校教育建言献策;要赋予校长充分的自主办学权,包括财权、人事权和课程权,在坚持正确价值观、科学方法论的前提下,激励校长有勇气、有担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教师要树立主业意识,要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主责主业、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孩子负责;要落实好家访制度,努力维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构建和谐、友好、平等的家校关系。教辅系统工作人员要加强服务育人意识。教研人员要努力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后勤保障人员要在言行上和工作中体现校风学风、树立师德师风,以身作则、立德树人;要让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间教室、图书室都成为教书育人的有效载体。

  丰台的高质量教育需要友好环境的保障。要强化支撑引领的政策环境,统筹党政资源,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好条件,为教育改革提供持续政策供给,为教育公平提供措施保障。要创造广泛参与的社会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尊重教育、参与教育,通过组建教育发展理事会、设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等方式,搭建教育资源统筹平台,争取社会教学机构、教学项目等社会资源的协同配合。要营造与人为善的校园环境,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做好校园环境建设、教学功能布局、空间资源利用、安全设施配备和生活服务保障,创建安全、和谐、文明校园。要建立支持配合的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沟通引导,让家长理解、信任、配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此外,要进一步增强教育系统防范风险的意识,梳理风险隐患,严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 

  丰台的高质量教育需要动力机制的赋能。丰台拥有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为丰台教育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工作。启动丰台区教育强基工程,梳理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经费保障等基础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问题导向、立足长远,研提改革领域和改革题目,为教师的教学和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夯实基础。建立倍增追赶动力机制,树立办一流教育的目标,打造丰台教育十强学校,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推动形成赛马效应。要让孩子对丰台教育、丰台发展有信心,愿意留在丰台学习和发展;要让教师对教师职业、教育事业有爱心,拥有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营造出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浓厚氛围。

来源《丰台时报》

编辑  赵智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