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夜鹰”出击,查缉酒驾醉驾2000余起!


“超过80了!”

零点刚过,万物入眠。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交警大队“夜鹰行动队”辅警杨德智一声高呼,打破了街面的平静。

他右手紧捏着闪烁的酒精快速筛查仪,红色灯光刺眼地跳动,示意着被测驾驶人涉嫌酒驾。

几秒种后,杨德智发现驾驶人车内有一张显示其驾驶证被依法扣留的饮酒后驾驶处罚单,开具时间为3小时前。

“怎么又是你,你八点多才被查了一次,为什么还继续酒驾!”“夜鹰行动队”队长和凤龙立即从另一边赶来,这样性质恶劣的酒驾行为,他在“夜鹰行动队”工作了6年多,也没见过几次。

文案:杨琳

图片:杨琳 木文浩(实习)

视频:张秋财 邱文

首图;和占江

编辑:杨莉娜

“我们是2016年4月2号成立的,哦不是不是,是4月1号,2号是我儿子的生日。”“夜鹰行动队”辅警木万明爽朗健谈,爱开玩笑。今年是他当辅警的第十个年头,从“夜鹰行动队”成立至今一直是成员之一的他,又怎会真的记错成立时间。

如“夜鹰”这个名字一样,队员们专在夜里出击,如鹰一般伺机而动。


“夜鹰行动队”成立时有10名队员,如今基本保持在8名队员左右。一年365天,他们总会穿着荧光绿的反光背心,穿梭在丽江城区的黑夜里。


“自从夜鹰行动队成立以来,城区夜间涉酒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这一点,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同事是最有发言权的。夜鹰行动队成立6年多来,已查处醉酒驾驶976起,饮酒后驾驶1045起,无证驾驶483起,强有力地改善了丽江夜间的道路交通环境。


晚上十点,“夜鹰”出动。

警车后备箱里塞满了锥桶、提示牌和各种警用装备。警灯闪烁,车辆缓缓驶出交警大队。

“今晚上克哪点?”

“先克玉雪大道。”


为了不让查缉地点提前泄露,队员们往往出发后才会确定目的地,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约定。

十点的玉雪大道热闹依旧,车来车往,一路霓虹。


和凤龙和同事们将一辆警车靠边停放,提起一摞锥桶便开始沿着路中间的交通标线整齐摆放。看到警灯闪烁、反光锥桶,路过的司机自觉放慢车速。

7名队员各自分工,疏导交通、测试驾驶人是否喝酒、检查无证驾驶摩托车……


还有2个队员朝南面的路口走去,“有人看到警灯就调头了,我们要去下面看一看,不能让酒驾的驾驶人有绕道离开的机会。”原以为简单的酒驾缉查,实际大有门道,大家各司其职,编织成了一张严密的查缉网。


第一起酒驾

22点33分,酒精快速筛查仪闪烁,一名驾驶人涉嫌酒驾。在固定好证据后,驾驶人被带到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含着吹管,持续不断地吹气,我先给你示范一次。”民警木本逢手握更精准的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测试仪,紧紧盯住上跳的数字。


“数字是多少?看得清吗?”

“23……”

一般情况下,呼出气体中酒精浓度超过20mg/100ml,则为饮酒后驾驶,超过80mg/100ml,则为醉酒驾驶。

看到数字,驾驶人没有抵赖。他坦白自己在吃饭时和朋友喝了几杯,但不说家在何方,也拿不出驾驶证。

“你有驾驶证吗?”经验丰富的木本逢发现事有蹊跷,一番周旋之后,满嘴谎言的驾驶人发现骗不过民警,承认了自己无证而且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事实。


队员们带着警帽和口罩,几乎看不出面部表情,但也掩不住他们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夜鹰行动队”和全市公安交管部门的大力缉查之下,近几年丽江的酒驾现象逐渐减少,但减少并不意味着归零。尽管查处力度很大,但仍有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另外一边,和凤龙查到了无证驾驶摩托车的案件。

“这个是摩托车,不是电动车,要取得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才能骑车上路行驶,车子我们先依法暂扣了。”和凤龙伏在警车引擎盖上,一边开具处罚单,一边把科普知识说了一遍又一遍。和酒驾逐年递减的趋势不同,因为摩托车便捷且更好上手,很多年轻人冒险无证上路,这也给夜鹰行动队及全市的交警部门带来了不小的监管难度。


“警官,我的朋友病了,我是送他去医院的,你可以让我先走吗?”无证驾驶摩托车的小姑娘灵机一动,委屈巴巴地说出理由。

“我们先用警车送你朋友过去,你留下先把这个处理完。”


和凤龙通常会考虑并解决好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但也早已习惯应对驾驶人给出的各种“借口”。妥善地处理好任何一起突发事件,是“夜鹰行动队”队员最基础的工作能力之一。

夜色越深,玉雪大道上的车辆越来越少。

忙碌了近两小时后,队员们来到警车旁,短暂地休息。

“你的痛风给有好点了?今晚站起还给吃力呢?”辅警木嬴政最近发痛风,走路和站立都不舒服,但他的工作却不允许他坐下来,只有小憩的时候,他才能将身体重心倚靠在警车上,缓解一下疼痛。


和凤龙把手里的矿泉水一饮而尽,扭上瓶盖便张罗起换地点。

“我们在哪里查酒驾,有些驾驶人的群里马上发起了,长时间在一个地方是查不到多少的,要随时换地点。”他和同事把锥桶塞回后备箱,整箱矿泉水被挤在角落里。


庆云路上的车流相较玉雪大道少了很多,但和凤龙说,这里也总能查到酒驾。

“您好,请吹气。”

“谢谢您的配合。”

正常情况下,一名没有喝酒的驾驶人只需10秒便能顺利通过卡点,而一直驻守在点位上的民辅警,则要把一句话重复成百上千遍。



第二起酒驾

“快点过克!有人开车转进去了!”

常人很难发觉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是否有异常,正在查缉的民警却能立即发现。一辆白色轿车看到前方警灯闪烁,迅速拐入了缉查点前的一个路口,试图逃避检查。

早就“埋伏”在前方路口的两名队员在其他人奔到现场时便已将试图逃脱的驾驶人牢牢控制,并带至一旁取证。通过测试,该驾驶人属于饮酒后驾驶。虽然车上有乘客没有喝酒,但却因为其手动挡汽车不熟悉,选择了让驾驶员铤而走险。


第三起酒驾

“超过80了!”

同一时间,正在路上开展例行检查的杨德智一声高呼,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参加工作以来,杨德智和战友们看过太多酒驾酿成的惨剧,他们对这样的行为早已恨之入骨。看到测试仪上显示数字很高,他有些气愤。下一秒,细心的杨德智又在驾驶室内找到了一张饮酒后驾驶的处罚单,时间大约是三小时前。


“夜鹰成立六年多以来,这样恶劣的情况也很少见。”和凤龙又一次拿着酒精测试仪赶来。驾驶人大叔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却依然摆不脱好酒的心。

为了逃避惩罚,大叔使出了高超的演技,这一次吹到一半突然停止,下一次还没进气就不再继续……反反复复。

“好好的吹,如果你不配合,我们将依法带你去抽血了。”

“慢慢地、匀速地吹,我说可以了再停。”

和凤龙一遍又一遍耐心又严厉地让大叔吹气。


这一次,仪器上的数字迅速超过了三位数,一路狂飙,最终停留“157”上。

大叔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是醉驾起始标准的近两倍,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更不可思议的是,就在3小时前,他才在城里的另一路段因为酒驾被另一组交警查处过,当时的测试结果为28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第一次被查获时,交警已依法扣留其驾驶证,并监督汽车由驾驶员亲友代驾离开。

“我,我没想到,你们在上面抓,在下面还有人抓……”大叔一身酒气,说话磕磕巴巴,承认了自己第一次被查获后不思悔改,又赴第二场酒局后再次醉酒驾驶车辆上道路行驶。

“我有异议,我想再吹一次……”看到数字,大叔的神志瞬间清醒了不少。眼看着自己酿下大祸,他突然坐上警车,抱头痛哭。


凌晨空气寂静,中年人的哭喊响彻天际,让人在夏日也感到一丝凉意。一名队员站在大叔身边,以防他情绪过度激动。

车内,大叔把布满皱纹的双手捂在眼前,一边诉说自己的不幸,一边用力擦泪,仿佛要将五官都揉进脸里。他的头发更显花白了。

中老年深夜的哭喊看得局外人心疼,但队员们却很坚决。


这些年来,他们看遍了所有伎俩,有人被查获后对他们大打出手,有人则痛哭卖惨……可是无论再极端的方式,也掩盖不了违法犯罪的事实。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酒驾这种行为是害人害己的,一哈也不能心软!”

和凤龙和同事们联系上大叔的亲人后,民警将其带至丽江市人民医院,依法对其采取检验血液的行政强制措施。


查缉的每个夜晚,队员们都往返于城区的各条道路与丽江市人民医院之间。酒精测试仪测试结果为醉酒驾驶的驾驶人,还需将其带到医院,依法采取检验血液的行政强制措施。

医院的保安早已熟悉往来的警车,距离大门还有10米,闸门便已开启。

抽血窗口,和凤龙填写着表单,其他的同事则用执法记录仪、手机、人眼紧盯酒驾人员抽血的每一个细节。


处理酒驾的每一个环节,民警们都会尽可能多角度的将事实记录下来,只有证据齐全,才能让犯罪嫌疑人心服口服地接受法律的制裁。“我们一定要把证据拿全,只有收集证据完备,后面的程序才能更好地处理。”

此时,一位母亲抱着生病女儿赶来,队员赶快为她腾出位置,并鼓励着小女孩:“不疼的,别害怕。”警帽之下,严肃的夜鹰队员又柔软起来,他们惩恶扬善,但看到一旁的孩子,他们又不禁想起家中的调皮小子。

“我们几个队员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老婆娃娃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呢。”队员们的下班时间接近清晨,妻子儿女仍在梦中。通常,晚饭是一家人唯一能够短暂相会的时间。

黑白颠倒的工作让他们生物钟失调,也让他们错过了孩子成长的瞬间。


“你看我那么黑,跟包青天的肤色一样,可能命中注定就是干这行的!”辅警木万明笑起来,有一对深深的酒窝,他总是把这些年的经历都一语带过。


“夜鹰行动队”的队员们,也跟木万明一样,时刻将秉公执法四个字刻在心间。六年多来,他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酒驾驾驶人,被人威胁过,甚至还被人尾随。作为父亲、孩子,凡人之躯又怎会不害怕。

但尽管如此,他们代表的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法律,他们坚信邪不压正。任何的伎俩和手段,在违法犯罪面前都只会徒劳无功。


一夜的查缉告一段落,7名民辅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大队。

发痛风的木赢政坐在了单位门口的石阶上,一言不发,只是坐着。查缉过程中,他的疼痛被忙碌冲淡了,但回到单位,钻心的疼又找上来,他在办公室楼下,缓了很久……


凌晨的办公区过道有些寂寥,“夜鹰行动队”的办公室内,灯彻夜的亮着。对面,事故处理中队的同事,也同样周旋在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处理之间,彻夜无眠。

卸下装备后,队员们趴在办公桌上短暂地休息,或是直接瘫坐在办公室门前的铁椅上。


和凤龙把今晚搜集的证据放进物证室,再三核对,填写表单。

一切完毕,写有“夜鹰”的箱子被物证填满,柜子门被缓缓合上。

一夜之后,还有无数个日夜,等着他们出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