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围山管护局:践行“三个工作法”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快马催鞭方能日行千里,响鼓重锤才更铿锵有力。今年以来,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把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落实到位、一抓到底,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绘好“作战图”

从严从实推行项目工作法


管护局围绕巡护网格化管理、森林防火、科研工作、宣传教育等2022年重点工作,把工作任务分解转化为有目标、有标准、可量化、好操作、有人抓的若干具体项目,列出任务清单、工作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和配合科室,共确定6个重点项目和38条工作措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浮”等作风顽疾,不断推进履职担当,建立完善护林员管理办法、资源巡护管理等11项制度,做到工作干有抓手、做有方向、奔有目标,保障年度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业务知识培训。

守好“责任田”

聚力用劲推行一线工作法

管护局牢固树立在基层一线找问题、解难题、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部门机关作风建设为抓手,突出“去机关化”,局领导班子带头走出办公室,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办公室搬到林业执法一线、森林防火一线、疫情防控一线。

大围山管护局工作人员深入林区一线解决问题。

该局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定期巡护制度,把大围山保护区划分为115个网格,实行局领导包片区、分局(所)领导包县市、管护站长包乡镇、干部职工包山头的四包责任制,把每名干部职工的联系包保责任明确到具体网格,把力量下沉到山头地块,有效解决工作缺位、责任落空、效率低下等问题。

该局持续加大巡护力度,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1次,机关各科室每两月至少1次,分局(所)干部每月至少1次,管护站每周至少1次深入到林区村寨解难题,上半年全局干部职工累计进林区村寨开展工作1000人次以上,推动巡山护林工作落到实处。

立好“风向标”

务求实效推行典型引路法

管护局坚持以典型引路、先锋开路,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管护建设、珍稀物种回归等特色亮点,综合运用“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展示,累计在官方媒体刊播大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视频10次,推送信息264条,让典型走出深山老林,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以嘎马毁林案等反面典型为镜鉴,加大警示教育和宣传引导力度,印制发放《森林资源告知书》12000份、《大围山野生动植物》图册800份,宣传受众达10万人次以上,让共同保护自然的声音家喻户晓,将危害生态安全的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保护区内未发生火情火灾。

稿件素材由云南大围山管护局提供

■记者:郭文治 郑新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