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心”变得更强大?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群策群力共筑抢险救援心理防护屏障

随着队伍体制的转变,队伍人员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入队的消防员入队动机多元,社会经历丰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友们长期生活、战斗在一起,个人性格不一,可能存在各种矛盾。长时间的与家人、恋人分离,可能家庭方面并不和睦,恋爱之路也并不顺利。尤其战斗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战友们在火场上可能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对心理上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近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张晓庆政委深入训练大队与来自5个支队8个大队36个中队的100名基层班长骨干进行面对面座谈,围绕如何紧贴形势任务,跟进开展好心理服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流。接下来,让我们听一下来自基层一线的指战员们是怎么说的:

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人人参与

昆明森林消防支队昆明大队  母文虎

我认为对于基层消防员而言,其心理问题多因感情、家庭变故、日常工作、训练和生活中超负荷的压力导致。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和疏导措施,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促使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基层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让消防员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在遇到情感问题或心理上的困惑时,能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此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基层单位在平时训练之余多开展心理小游戏,这样才能让消防员潜移默化中提升心理素质。

科学精准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保山森林消防支队隆阳中队  巨鹏飞

在初次参加灭火救援的新消防员和参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消防士在火灾现场受视觉声音和燃烧烟尘高温影响,会产生恐惧烦躁慌张等表现,手足无措呆若木鸡,短暂的失去思考和行动能力。在地震水域等救援现场,长时间的高强度搜救未能找到幸存者,加上遇难者亲属指责,现场救援人员身体和精神压力逐渐上升,会出现烦躁情绪失控等负面影响。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可以提高指战员在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战斗中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区分平时、战时,持续完善好心理干预制度机制,能够更好地帮助指战员任务后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基层建设

丽江森林消防支队永胜中队  吴双冲

当前,森林消防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够系统和完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存在很大的影响。鉴于森林消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完备,且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因此,二者拥有坚实的融合基础。森林消防队伍心理工作者可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让心理健康教育搭乘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理论、工作体系,实现快速、全面、高效的发展,有助于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使消防员们在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的稳固和提升。

让“心理健康之花”蓬勃绽放

迪庆大队大队部 陈果

我认为应急救援的过程是无法预估的,可能会有超出预计的时刻,队员可能会产生急躁恐惧心理,加上遇难者及其家属或周围人群有时不了解消防员采取的行动,或对救援效果不满意,有一些过激的言语,也会引起队员情绪控制不好的情况。同时,面对不定时的紧急救援任务,队员的情绪要时刻保持紧绷,这样的疲惫感显然不是一次心理调节就能缓解的,心理健康服务一定要常态化开展,征求消防员的意见建议,多开展团体类的活动,如信任背摔、同心同行、自信呐喊、智辩间谍、感受失败等心理团体游戏,丰富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培养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

 让“心”在队伍“理”健康成长

昆明航空救援支队  吴正飞

大部分消防员在进入队伍之前是在家庭“温室”里长大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呵护、长辈的关爱,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吃苦精神差。入队后,所有事情必须自我面对,从而出现了心理上的不适应。针对队伍内部心理健康工作能力薄弱的问题,建议与地方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进行合作,对基层的心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心理水平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独立发现,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定时来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健康的心理

为你添上飞翔的翅膀

总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保障大队 赵玉

指战员们在训练中容易出现怕训、厌训等情况。我认为心理健康服务要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训练里,不断的增加大家的抗压能力。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心理辅导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喜欢跟人说话的就去谈话,喜欢跑步发泄的就去跑步,这样大家都愿意去参加心理辅导。还可以利用训练的间隙组织一些心理游戏,放松大家的身心,大家在一起热闹,能很好地放松。还可以做一些科学的心理调查,在体检时由专业人员判断大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缓解压力,提高指战员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心理服务工作必须是在认真研究指战员的心理需求、心理变化的特点、规律和准确把握其心理活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心理疏导的原理和方法,帮助他们化解和排除在工作、训练、任务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心理反应。下步,将进一步总结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特点规律,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一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实效,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对常见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改变指战员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二是注重提高心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夯实基层心理骨干专业理论功底,提升心理疏导技巧,解决其及时发现和化解简单心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做好任务中的心理干预工作,针对指战员在执行重大抢险救援任务后容易出现强烈心理情绪波动的实际,及时采取队伍骨干靠前干预和专业社会力量介入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疏导,防止心理负面情绪演变成心理障碍问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